视频:汾口·访古迹

汾口,浙西一古镇,位于淳安县西部,被誉为“浙西重镇,田园汾口”。

汾口的起源,可追溯到年前遂安建县时代,史迹深远,汾口镇的仙居,石畈一带,是分歙南武强乡建新定县的县志所在。

公元年,确定遂安县为初始县址,取名叫新定县,仙居村北面有丘陵小坡地,南面有千岛湖最大的支流武强溪。

武强溪是千岛湖第二大入湖水源,沿线人口密集,每天通过汾口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注入千岛湖的尾水达吨。汾口镇经科学调研规划后,对独有的武强溪入湖口多亩滩涂这一特色资源深入开发,利用高程米以下的滩涂,建设占地达余亩的综合性生态湿地。

从仙居村南行数里,过武强溪即到界川的三渡,就到龙耳山麓的汪家桥村。

汪家桥村历史上曾出现一位大人物,就是汪乔年,是明朝天启二年的进士,曾被朝廷任命为兵部左侍郎,总督三边军务。而汪氏家厅,据说就是他建的。

汪氏家厅座落在汪家桥村中,清初年代建筑,坐北朝南,木构建筑,门厅牌楼式样,重檐歇山顶,额书“文武为宪”,门厅上雕有各种人物,飞禽、走兽,造型各异,雕琢精巧。辅间、柱头及转角处均有斗拱结构,但不承重,仅作装饰,现保存基本完好。

由东耳龙南行三里,沿着下马古道,一路穿过登云桥,就来到了赤川口村。

赤川口村建址已有多年,是一个名副其实文化底蕴浓厚的古村落,始建于明代的余氏家厅,就在此村内。

余氏家厅,清重修。分门厅、正厅、天井三部分,凡五开间。门厅牌楼式,重檐歇山顶,翼角起翘,正中阑额书"科甲传芳"四字,并雕有各种人物、飞禽、走兽、花卉,造形美观,形态生动,雕琢精巧,工艺细腻。

登上牌楼伫立远眺,一座气势巍峨的高塔映入眼帘,这就是汾口远近驰名的龙门塔。

龙门塔位于龙门村龙耳山麓,始建于明代,塔身六面七层,如今塔刹已殍,残高约27米。塔之南北两座大山雄峙,狮象镇关,成为古时龙岩癿一道重要门户,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龙门塔的西侧山脚,还有一座值得一去的明墓,为明代曾担任侍御一职的余四山和他两位夫人的合葬之墓,坐北朝南,特色之处是它的墓门和墓道,墓门是仿木楼阁式的石结构,五间开,中有墓碑介绍主人生平,但字迹斑驳未能尽识,墓道有石马,石虎,石羊各一队拱卫,这一得天独厚的风水宝地,庇护着余氏家族世代平安喜乐。

“乡村数汾口,明湖藏草龙”,赤川口村不仅有丰富的文物古迹,更值得一提的还有一个大家非常熟知的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草龙。

相传明末时期,有一条龙要从汾口镇赤川口村的来龙山脉脚下孕育了千年,准备出山腾海,此时乌云遮天盖地,一连几天倾盆大雨,本地农民可能要受到洪灾侵袭,这条善龙为了保护龙子龙孙,于是托梦乡贤余四山,用了一个计法,免了草民百姓一场灾难。

此时正值中秋佳节,是一个丰收的季节,村民为了纪念这条保护村民的善龙,当晚就以稻草,毛竹,山藤,柴火为原料,叠制了一条草龙,舞遍全村所有弄堂,所到之处家家户户香火鞭炮迎接,以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全村老少康泰。

赤川口村代代传承、年年中秋舞草龙的习俗,五百多年从未间断。每年中秋,草龙舞遍全村每条小街、弄堂,全村家家户户燃放鞭炮恭身迎接,换香求福、求财、求仕途、求平安。

穿过云雾缭绕的山林,展现在眼前的是一个古风古朴的村落,宋京村。而在入村的道路上,有一座略经修葺的明代早期建筑松林庙。

砖木结构,三间开,阴阳合瓦,穿斗式梁架,庙中佛像已无存,但任可想象到其当年香火鼎盛的场景。

宋京村里有座远近闻名的金銮殿,大夫家庙,明代嘉靖年间,千总汝南追倭寇有功特建,门前有五座对称单孔拱桥,似故宫金水桥,高门巨厦,建筑恢弘。现仅存塌了一半的门楼,和基本完好的前厅,正殿及钟楼钧已损毁。

但外墙上的砖雕,和屋内梁柱间的木雕很是精美,所雕的飞禽走兽,人物景致,栩栩如生,任可以看出当时建筑的考究与奢华。

汾口拥有众多文化遗迹,也有着极其深厚的历史人文,汾口利市篮就是其中之一。其亦称喜事篮,是汾口一带人们操办喜事的一热烈而美丽的缩影。

据传一千多年前,浙江与安徽交界的白际岭山下出了一个貌如天仙的皇妃,其回乡探亲路过汾口镇时,轿夫四处打听就是找不到客栈,恰逢村里的一位富裕农家主人花甲生日祝寿,皇妃娘娘听后马上发落宫女手拎宫中带来装满彩礼的利市篮,给这位老人祝寿去了。花甲老人喜出望外,大开中门夹道欢迎这些貌如天仙的的不速之客,而且命令家人准备最好的膳食和房间让客人安顿下来。

自那以后,附近村民都来老人家看看精制的利市篮。说来也怪这位花甲老人的后代个个都是出人头地,前途无量,有着“祖孙进士,兄弟登科”的荣耀与辉煌。后来人们为了图个利市,无论是亲戚朋友家婚嫁成亲、孕妇催生、生日祝寿、大夏落成、喜迁新居、金榜题名、仕途升迁等喜事都要拎个利市篮前往祝贺祝贺,这个习俗汾口一带的村民们直到现在从未改变。

千年的文化底蕴,赋予了汾口强大的生命力。

千年的文化古迹,增添了汾口特殊的魅力。

千年的精神传承,造就了汾口博大的情怀。

汾口,一座值得细细品味的城。

素材来源:汾口镇

责任编辑:洪倩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ocaolong.com/mclxz/10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