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医院专家微信 http://pf.39.net/bdfyy/bdflx/150617/4640695.html

  今天,农历二月初二,是“龙抬头”的日子。

  “龙抬头”,其实是指“青龙”七星开始出现在东方,万物此时开始真正苏醒,春天真的来了。

“二月二,龙抬头”的由来

  二月二,龙抬头,

  风雨顺,又丰收。

  大仓满,小囤流,

  好年景,春开头。

  在北方,二月二又叫“龙抬头日”,亦称“春龙节”。在南方叫“踏青节”,古称“挑菜节”。大约从唐朝开始,中国人就有过二月二的习俗。

  从节气上说,农历二月初,正处在“雨水”、“惊蛰”和“春分”之间,我国很多地方已开始进入雨季。古人认为,这是“龙”的功劳。而且,龙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着极高的地位,不仅是祥瑞之物,更是和风化雨的主宰。因此,便有了“二月二,龙抬头”之说。此外,农历二月初二,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蛰伏在泥土或洞穴里的昆虫蛇兽,将从冬眠中醒来,传说中的龙也从沉睡中醒来,要在这天抬头升天,故有民间信奉的“龙头节”,又称“春龙节”等。

  这一天过后,农村逐渐进入繁忙的春耕时节,选种、踏田、开犁……正所谓:

  龙梦醒,天暖正早春,

  龙抬头,填仓风雨顺。

  龙尾摆,田间起花云,

  龙鳞闪,五谷进家门。

你知道二月二有哪些习俗吗?

  剃龙头

  俗话说“龙不抬头,天不下雨”,龙是祥瑞之物,又是和风化雨的主宰。农历二月二,人们祈望龙抬头兴云作雨、滋润万物,素有“二月二剃龙头”的说法。中国民间普遍认为在这一天剃头,会使人红运当头、福星高照,因此,民谚说“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每逢二月二这一天,家家理发店都是顾客盈门,生意兴隆。

  祭祀龙神

  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在这天早晨家家户户打着灯笼到井边或河边挑水,回到家里便点灯、烧香、上供。旧时,人们把这种仪式叫做“引田龙”。其目的是祈求雨水普降,消除虫害,五谷丰登。

纳吉

  除祭祀龙神外,民间往往还举行多种活动纳吉,诸如舞龙、戴龙尾、开笔等。舞龙,遇上好的年份,老百姓几家合伙制作一条草龙,二月二日这天上街舞龙庆祝,期望新的一年在龙的荫护下再获丰收。

围仓

  二月初二正是惊蛰前后,百虫萌动,疾病易生,虫害也是庄稼的天敌,因此人们引龙伏虫,希望借龙威镇伏百虫,保佑人畜平安,五谷丰登。

  吃龙鳞

  二月二这一天的民间饮食多以“龙”为名,如吃水饺叫“吃龙耳”,吃米饭叫“吃龙子”,吃馄饨叫“吃龙眼”,吃面条叫“扶龙须”,蒸饼也在面上做出龙鳞状来,称“龙鳞饼”。这些习俗寄托了人们祈龙赐福、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

  撑腰糕

  农历二月初二,江苏苏州民间有吃“撑腰糕”的习俗,市民们纷纷来到糕点店购买“撑腰糕”,期盼一年里平安健康。

炒豆子

  很多地方当天还有炒豆子、吃豆子的习俗。“二月二吃豆豆,人不害病地丰收”,吃了各种炒制的豆子,意味着这个年就算过圆满了,一年辛勤劳作又开始了。

早春时节银屑病患者应这样养生:

  民间二月二养生说法:冬季过去,春季来临,能到田间走一走,对恢复体能、陶冶性情大有好处。春游时挖野菜的民俗大多在田地里进行,可以借此除去田间的杂草,保证麦苗的正常生长。民间称吃野菜为“吃青”或“吃鲜”。据说,春季麦田里的荠菜,不仅营养丰富,还可清热败火。下面给大家介绍几招银屑病患者科学养生方法:

  防感冒

  初春时节正是防病大于治病的时候,早晚温差大,室内外温差也很大,平时应注意保暖,加强防护,坚持锻炼,增加营养,严防感冒,经常患扁桃体炎的银屑病患者,应将扁桃体摘除,以减少发病的机会。少吃辛辣油腻和腥膻之物,少饮酒。

  多锻炼

  到阳光充足、绿化好的地方活动,多做些深呼吸,给大脑提供新鲜充足的氧气,使人心情舒畅、精神振奋,从而可提升自身免疫力,抗感冒。

  宜清淡

  饮食宜清温平淡,宜温热,忌生冷。应少高脂肪油腻食物,因为油腻的食物食后容易产生饱腹感,人体也会产生疲劳现象。多食蔬菜水果及含维生素C、蛋白质的食物,并且多注意食物的搭配,保证每天身体所需营养。

  调作息

  春季白昼逐渐增长,而且春困秋乏,很多银屑病患者容易精神不振,所以应该适时调整作息规律,注意作息变化,睡好午觉至关重要,既可以调节精神状态,又能够促进体内激素分泌平衡。

  平心态

  心态是银屑病养生中不可忽视的,中医就指出,银屑病是七情导致的,春季容易使人上火,心情烦躁,患者要注意做好调节,保持心态放松稳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ocaolong.com/mclxz/10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