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要注意些什么 http://www.bdfyy999.com/bdf/zhuanjiadayi/changjianwenda/19358.html

《大石门晓望》——葛洪范(清)

两山并峙石为门,石势峻噌虎豹蹲。

晓雾垂垂如雨集,生烟漠漠似云屯。

丹崖花缀山成锦,翠浪鱼翻浦作盆。

正是朝暾犹未上,已闻人语出深村。

大石门村位于绩溪县扬溪镇,是一个有着近千年历史的古村落,村内现今依然保留了很多的历史文化印记。这里的古房、古巷、古桥、古道、古戏台、古祠堂,无不诉说着大石门村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化。这里还是通往徽杭古道的第一个驿站,曾经承载了多少昔日的繁华。

这里,古建筑成群

石门古建筑群保留完好,能够在此一睹昔日古村风貌,其中太尉庙、石门周氏宗祠、高维光宅、胡兴丰宅、唐建国宅保存较为完整,文物价值较高。

太尉庙坐落在村南,是皖南罕见的保存完好的太尉庙,具有数百年的历史,相传是为了纪念唐朝平定安史之乱的功臣张巡等四人的,建筑精美,结构雄伟。虽历经风雨,却雄姿犹存,成为大石门村的标志性建筑。

古戏台,翼角腾飞,台面下部以短柱撑起。戏台建于清代,面阔12米,进深9.2米,歇山屋顶,戏台后步设“出将”、“入相”二门,左台口设“文武场”,整座戏台由几十根矮柱支撑,前额枋雕刻非常精美,石门古戏台保存完整,且艺术性较高,是绩溪县仅剩的古戏台。

石门周氏宗祠坐东南朝西北,占地面积平方米,分前中后三进,前进面阔五间,进深二间,中设仪门,歇山屋顶,砌封火山墙,抬梁式梁架,斗拱承挑出檐。外檐南北稍间封砌八字形墙体,饰少量砖雕。门后有庭院,条石地坪,进深四间,抬梁式梁架,三合土地坪。其后是寝楼,面阔五间,进深二间,抬梁式梁架,木雕构件雕刻精美,祠堂保存较完整。

高维光宅坐东北朝西南,建于清中期,占地面积平方米。砖砌门楼略施雕刻,硬山屋顶,上下对堂,中置天井,二层楼房,四部通转,外围封火墙,太师壁后置一狭长天井。雀替略有雕饰,隔扇饰以方形回纹。

胡兴丰宅坐东朝西,占地99平方米。硬山屋顶,一进三开间,二层楼房,三合土地坪,外围封火墙,前置天井,木构件略有雕刻,门罩书以篆体四字。宅主世代中医,在安徽中医界有一定影响。

这里,保留传统手工技艺

村里还有很多传统的手工技艺至今还在传承,如古法榨油,使用最原始的木榨,将蒸熟的油菜籽、芝麻等做圆饼状,放入巨大的木榨中,然后用重数百斤的石锤撞击木楔,用压力挤压。用这种方法榨出的油油质清沥,芳香四溢。木榨榨油以前在许多地方都能看到,如今在绩溪县已经只有大石门村还延续着这一传统技艺。

还有儿时记忆,著名徽州特产顶市酥,其原始加工工艺也能在大石门村找到。

这里,非遗草龙舞盛行

民俗活动草龙舞也是大石门村的一大特色,入选了安徽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舞“草龙”游艺活动起源于隋唐,盛行于明清,是徽州地区的传统民俗,为古徽州人民祭拜汪国公(唐朝越国公汪华,是古代忠君爱国、勤政安民的典范)的一种形式。人们舞草龙来纪念心目中的龙,祈求国泰民安,渴望来年风调雨顺。

大石门村的草龙用刚收割的稻草扎成,长十八米左右,龙头、龙尾、龙须、龙角形象酷肖,龙体上白天游舞插花,夜间插香火。草龙穿梭于街巷,双双同时汇于村中游舞,摇头、摆尾、漫游、旋转、戏弄火球以及腾跃,夜间龙每到各家门口,都点香礼拜,将香火插在龙身上希望得到“火龙”的护佑,龙体上的十几米点点香火飞舞飘摇,好似流星闪烁,似活龙光顾人间,在夜幕中腾飞漫舞,妙趣横生。

大石门村这一民俗活动,虽延续数百年,仍历久弥新,在大石门村得到了很好的传承,逢年过节舞草龙是大石门村的必演项目。

大石门这座古村,虽然没有小桥流水古村落的那般秀气,也没有商业化古村那般恢弘,却独留一种幽静,深入人心。找个时间,换一种心情生活,在皖南的大石门村住上几日,享受这里的一山一水,白墙黛瓦以及原汁原味的生活气息。

来源:绩溪全域旅游

侵权联系立删,致谢原图文作者!

荐读:个性化活动定制

你的旅行你说了算

PS:需进皖南自助游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ocaolong.com/mcltp/10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