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其它景区而言我更喜欢古镇。

成都周边有很多古镇,也去过不少,大多都已开发过度,太过商业化,少了那份淳朴和宁静。宜宾的李庄古镇早就听说过,但一直未能如愿,趁着春节假期,带着我的相机,探寻这座古镇,追忆那似水的年华...

万里长江,宜宾伊始,自古就有“黄金水道”之称誉。李庄古镇位于距宜宾市区20公里,水路19公里的长江南岸之滨,过去是南溪县,现在是宜宾市翠屏区第一大镇,素有“万里长江第一古镇”之称。李庄距今已有年建镇史,是长江边上的千年古镇,依长江繁衍生息,形成了“江导岷山,流通楚泽,峰排桂岭,秀流仙源”的自然景观。这里气候宜人,地形平坦,水陆交通便捷,历史悠久,人文景观荟萃。

没有选择住在市区,而是直接到古镇找了个家庭客栈住下,这样一来第二天一早就可以出去走走逛逛了。

2月9日,大年初二,小镇在新年的晨曦中醒来,柔美而宁静

简单洗漱后,拿着相机开始穿梭在古镇的每条小街小巷,感受新年的古镇!小镇上家家户户屋檐挂着的红灯笼、门上的春联…无不张显着古镇特有的年味!相比其它古镇李庄是古朴真实的!

”李一庄“餐馆的店员,清晨营业前的第一餐也是从容而悠闲的

捧着蔬菜的小女孩牵着爸爸的手就象捧着鲜花和玩具一样快乐!

一起分享新年的祝福

早餐随便找了家小面馆,有燃面、抄手、醪糟粉子...小餐馆虽然没有讲究的装修,却干净整洁加上老板娘的热情招呼,让人有种家的感觉!

老板娘忙碌的身影

一碗糖水醪糟粉子开启我古镇的一天

新年一大早李庄人就开始忙碌起来,家家都在做黄粑、白糕、包粽子、切白肉,摆好美酒来迎接新年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白糕、黄粑、李庄白肉,是走在古镇上满眼的特色风景。

快递无处不在

李庄在吃上可谓独具魅力,白肉、白酒和白糕是李庄闻名已久的特色产品,号称李庄“三大白”。

李庄白糕-主料是采用优质糯米经炒熟后,加进一些能帮助消化的中药材如淮山药等,再磨成细粉加入白糖后,用模具压制成型,若是加入炒熟磨细的芝麻则称为“麻糕”。无论是白糕麻糕,都具有香甜软糯、入口化渣的特点,特别适宜老年人和儿童食用。

在李庄出售白糕的店铺有三四十家,每条小街小巷都能看见很多出售白糕的店铺,基本都是家庭小作坊,也都是在铺面外摆摊销售,价格不等,包装各异。有原味、芝麻、玉米、草莓、蜂蜜、玫瑰等多种口味,将做好的白糕用白纸一小块一小块独立包起来,一块的价格一般都在1元至2元一块,店铺里的男女老少都会包白糕,可能在李庄这是最基本的手艺吧。

心灵手巧的小伙儿和爱下厨的男人一样有魅力~每个店家的白糕都可以随便免费品尝,我尝了一小块,很酥散香甜,很合我的口味,买了十块拿回家,放上几天后会变得紧实,吃起来很糯,口感也更好!

李庄白肉-全名为“李庄刀口蒜泥白肉”,是李庄汉族传统美食。成都、重庆甚至北京都有它的踪影。在李庄,更是一道老幼皆知的家常菜肴。

李庄白肉选用皮薄肉嫩、肥瘦比例恰当的“长白山”或“巴克夏”猪肉,加以多种酱料制成,有清香爽口,肥而不腻,咀嚼化渣等特点。李庄白肉的口味好坏,关键在于刀工。这是一道技术性极强、要求极高的工序,也是李庄白肉成菜后给人感观美的关键。

刀法娴熟的厨师将细长的刀叶从猪皮进刀,划出的猪肉每片长可达20至30厘米,宽15至20厘米,厚度1至2毫米,切出的肉片几近透明。没几年的刻苦练习,要做好李庄白肉几乎是空谈。

”到了李庄不吃李庄白肉,就等于没到李庄。向当地人打听哪家的李庄白肉好吃,他们推荐了这家“映秋饭店”,说那里有位何三师傅切的白肉很有名气。

这就是当地人一致推荐的映秋饭店,饭店古朴,生意也很是兴隆。

慕名前去品尝了一下,果然名不虚传,每片白肉可透光见影,其次便是配的佐料五味协调,恰到好处,大有”添一分则浓,减一分则淡“之感。因为冬季气温低,切好的白肉要尽快吃,不然就会凝住,个人感觉如果不是在冬季口感会更好的。

李庄白酒-古镇随处可见售卖的店铺。店铺中一般的酒壶能装二两到半斤酒,每壶价格从10多元到30多元不等。李庄白酒是以本地盛产的高粱为酿酒主料,经传统工艺发酵蒸煮后获得原酒,经一段时间的存放和勾兑后才作为商品酒出售。这种用粮食酿制的白酒口感醇厚,饮后“不上头”,有“李庄五粮液”之

美称,也是泡制各种药酒的基本用酒。

李庄黄粑-用红塘和本地粘米、糯米混合,用良姜叶包裹蒸而食。色泽金黄、香气浓郁、香甜糯软、开胃爽口,其独到之处在于包料选择的是良姜叶,具有浓郁的芳香油味。冷却后,可切片油煎,别有一番风味,为宜宾名小吃之一。

李庄是个古风古韵浓郁的小镇,这里的民俗活动也别有一番情趣。在一条小巷里刚好遇上“舞草龙”的队伍。鞭炮阵阵、锣鼓喧天很是热闹。据说“舞草龙”是年节里李庄人喜爱的文娱,舞动的是用金黄稻草扎制的草龙,和着铿锵的锣鼓点,一条“金黄长龙”在空中上下翻滚、左右跃腾,舞得尤为热烈红火,使之成为李庄最具独创性的民俗活动。现在舞草龙已被赋予了新意,成为表现李庄人喜庆欢悦气氛的最佳形式。第一次到李庄就遇上这样的民俗活动,看来这猴年运气应该不会差了~

舞草龙的女将,巾帼不让须

一家新开张的饭店门前,老板为他们封了一个大红包,图个吉利,希望能在新的一年里生意红红火火!

看完舞草龙,这个穿着新衣,提着金鱼的小女孩跟着奶奶回家了

新年的李庄是热闹的,集市上五花八门的东西足以令我眼花缭乱...

集市上最多的就是各种竹编制品

好可爱的福娃

早年的影视期刊,封面这位好像叫李铃,是李小璐的妈妈,看得出当年也是个气质美女呀!

纯手工的花布棉袄,温暖而喜庆

这里的居民似乎每天都过着与世无争的悠闲生活,聊聊家常,做做手工,晒晒太阳,打打小牌,时光就这样在不经意间的溜走了...

打牌、喝茶是古镇上不分男女和年龄的必选活动

女孩子也会织毛衣,这在都市是不多见了。

阳光下简单而惬意的午餐

谁说小镇的姑娘不讲究?瞧这装扮-时尚与贤惠并存!

漂亮的小吃货

走亲访友是新年必不可少的环节

正在描画喜羊羊的小女孩,见我给她拍照,冲我天真的笑了笑,接着埋头继续她的工程。

新年四处都是人头攒动,难得还有这般静谧的小巷,走在条形或方形石板路上,或登高放眼望,清一色的青砖灰瓦,大大小小的四合院沿街巷相连成片。

李庄作为历史文化名镇,至今完整保存着18条明清古街巷。这些街巷道路皆由条形或方形石板铺砌而成,两边一般留有一米宽的石阶。街巷的名称多根据其位置、特征或集中从事某一商贾活动而命名。如羊街,古时为牛羊的交易市场。席子巷,则是一条过去为前店后厂加工和销售草席而得名的小巷,这条建于清代初年的小巷长60米,宽不过2.5米,两边均为木结构、青瓦顶的二层民居。平日,席子巷十分静谧清闲,只有三两妇女、老人和孩子坐在石阶上静静地玩耍。席子巷是李庄古街巷的代表。

李庄古镇是一个有丰富历史沉淀的古镇,也是一个诉说着抗战风云的文化小镇。全国古镇为数不少,但古镇多元化与抗战文化融为一体的李庄却是绝无仅有!为纪念同济与李庄同生死、共存亡的友谊。年,同济大学与宜宾市在李庄建立了“李庄同济纪念广场”,树起了纪念碑。

年,自“同大迁川、李庄欢迎,一切需要、地方供应”十六字电文发出起,国立同济大学、金陵大学、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中国营造学社等十多家高等学府和科研院所,在抗战时期迁驻李庄,全国知名专家、学者如梁思成、林徽因、童弟周、梁思永等云集李庄达六年之久,梁思成的《中国建筑史》这部扛鼎之作就诞生在李庄。使李庄成为抗战文化中心而闻名遐迩。直到抗战胜利后的年才先后迁回原处。这对李庄的社会、经济、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李庄是一个“民族精神的涵养地,传统文化的折射点”、“东部有周庄,西部有李庄”

不知不觉天色暗了下来,李庄的灯笼也亮起来了,耳边传来阵阵的炮竹声,和孩子们的欢笑声。夜晚的小镇灯火阑珊,出售炮竹烟花的摊点人头攒动,我也买了些烟花和小镇一起感受着新年的欢乐和喜庆!

李庄的面积并不大,如果只想走马观花的逛下来的话,不到3个小时就够了。如果愿意,你可以停下脚步,静下心来像当地人一样生活,感受他们最真实的生活方式。也许你会发现日子会变得恬静详和。李庄是古朴真实的,也只有身临其境才能真切的感受它的淳朴和浓厚的人文气息!

一天的时间太过匆匆,还来不及去细细品味就不得不离开,此刻回想起李庄如同老年陈酒余香弥漫,涌上心头,难以忘怀......

自驾线路

成都出发,出绕城高速后上G成自泸高速,再转G85渝昆高速,宜宾出口下高速,全程约公里,下高速后即可看到李庄古镇的指引路牌,沿着指引路牌大约行驶22公里即可到李庄古镇。

古镇景区外设有停车场

住宿

李庄古镇有几家民宿客栈,但住宿条件很一般,要求高的朋友就不要考虑了,还是住宜宾市区较好。当然如果像我一样喜欢摄影,又喜欢体验本地风土人情的朋友,还是选择住在古镇的好。

天天天蓝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ocaolong.com/mclyl/10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