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会了,我不是您认识的那个丁香
丁香体柔弱,乱结枝犹垫。 细叶带浮毛,疏花披素艳。 深栽小斋后,庶近幽人占。 晚堕兰麝中,休怀粉身念。 丁香花是我们的常见观赏花卉 花朵繁多,花色娇艳,花香浓郁 历年来深受文人墨客喜爱 但是,其实民间有两种丁香 一种是作为观赏用的丁香(上图) 另一种是作为香料和中药的丁香 今天,我们要科普的就是 药用丁香 药用丁香与观赏丁香的鉴别 01 药用丁香,一般指公丁香;另一种是观花闻香的紫丁香。二者是截然不同的植物, 公丁香属于桃金娘科、蒲桃属常绿乔木;紫丁香属于木犀科、丁香属落叶灌木或乔木。公丁香原产印度尼西亚的群岛上,是名贵的中药材和名贵香料; 而紫丁香则是原产我国的著名的传统观赏花木,在我国有着上千年的栽培历史。 药用丁香喜欢生长在热带,草本的花蕾还有果实都可以用来入药; 而观赏丁香一般种植在园林作观赏之用,没有任何药用价值。 药材丁香的花萼比较肥厚,在未开花时花萼几乎就已经可以把花蕾全部包裹,只有雄蕊会露在外面。 相对的观赏丁香花萼很薄很小,只能够包裹住花蕾根部小部分,所以花蕾几乎全部露在外面。 药用丁香的分类及其区分 02 向上滑动阅览 上文提及,药用丁香一般指公丁香; 但其实丁香有公丁香、母丁香之分。 人们常把未开放的花蕾称为“公丁香”, 而把成熟的果实称为“母丁香”, 其用法与用量基本相同。 一、公丁香和母丁香的外观不同 丁香树到了一定的季节就会开花, 在丁香的花朵尚未绽放, 花蕾由绿色转为红色的时候, 将这种花蕾采摘下来晒干, 称为公丁香。 没有采摘下来的丁香花朵, 继续生长下去就会结出果实, 将成熟后的果实采摘下来晒干, 称为母丁香。 药用丁香,一般指公丁香; 另一种是观花闻香的紫丁香。 二者是截然不同的植物, 公丁香属于桃金娘科、蒲桃属常绿乔木; 紫丁香属于木犀科、丁香属落叶灌木或乔木。 公丁香原产印度尼西亚的群岛上, 是名贵的中药材和名贵香料; 而紫丁香则是原产我国的著名的传统观赏花木, 在我国有着上千年的栽培历史。 药用丁香喜欢生长在热带, 草本的花蕾还有果实都可以用来入药; 而观赏丁香一般种植在园林作观赏之用, 没有任何药用价值。 药材丁香的花萼比较肥厚, 在未开花时花萼几乎就已经可以把花蕾全部包裹, 只有雄蕊会露在外面。 相对的观赏丁香花萼很薄很小, 只能够包裹住花蕾根部小部分, 所以花蕾几乎全部露在外面。 二、公丁香和母丁香的香味不同 公丁香的香味走窜,直冲鼻端, 辛烈而直白,深具男性的魅力, 经火炙后挥发出清冷略辛的气味; 母丁香的香味纡徐,缓入心肺, 低调而幽玄,更具女性的婉约 ,经火炙后更显现酸甜的神韵。 三、公丁香和母丁香的药用效果不同 公丁香有温中降逆、散寒止痛和温肾助阳的功效, 既能温中散寒、止痛, 又尤善降逆止呕, 治胃寒之脘腹冷痛、呕吐、呃逆, 为治虚寒呕逆之要药。 母丁香的药用功效虽然与公丁香相似, 但公丁香的药力更足, 侧重在降逆,母丁香的药力较弱,侧重于散寒。 虽然丁香有公母之分, 但无论作为中药材还是香料, 最经常使用的还是公丁香。 所以,咱们平常所说的丁香, 包括中医处方中的丁香, 如果没有特别指明是母丁香, 通常情况下都是指公丁香。 图一、公丁香图二、母丁香 药用丁香的基本介绍 03 味辛,性温。归脾、胃、肾经。有温中降逆,散寒止痛,温肾助阳之功效。 应用于:①脾胃虚寒,呃逆呕吐,食少吐泻;②心腹冷痛;③肾虚阳痿,宫冷。 常用以煎服,1~3g,或者研末外敷 使用注意! 不宜与郁金同用 常用配伍: ①治虚汗呕逆,常与柿蒂、人参、生姜等同用,如丁香柿蒂汤(《症因脉治》) ②治脾胃虚寒之吐泻、食少,常与白术、砂仁等同用; ③治妊娠恶阻,《证治准绳》以之与藿香配伍; ④治疗胸痹心冷痛,可与附子、薤白、川穹等药配伍; ⑤治疗胃寒脘腹冷痛,可与干姜、高良姜、延胡索同用; ⑥治疗肾虚阳痿,宫冷不孕,可与附子、肉桂、淫羊藿等同用 丁香的其他作用 04 丁香花香气袭人,具有醒酒的作用。《本草纲目》载:“丁香杀酒毒” 烹调时可用作调味料,可矫味增香。常用于制作肉类卤菜,亦用于糕点、腌制食品、炒货、蜜饯、饮料的制作;亦为“五香粉”和“咖喱粉”原料之一。 丁香酚为一种睾酮一5α-还原酶抑制剂,可用于防治脱发 丁香挥发油和丁香酚可使胃黏液分泌显著增加,而酸度不增加。丁香酚可能是抗溃疡的活性成分。 水或醇提取液在体外对猪蛔虫有麻痹或杀死作用,有驱虫作用,但一次服用并不能将蛔虫全部驱除。丁香油较煎剂为优。 丁香为芳香健胃剂,可缓解腹部气胀、增强消化能力、减轻恶心呕吐,有健胃作用。 ...... 关于丁香的故事 05 宋代《太平御览》记载:汉桓帝时期侍中刁存因年老患有口臭,“帝赐以鸡舌香,令含之”。刁存不懂药性,对丁香特性更不了解,不知皇帝所赐何物,置于口中有辛辣刺舌感,遂未含。皇帝怒而赐毒药“赐死”,全家哀泣不止。有一识者验查后方知乃是丁香,才知道皇帝所赐者为香口之药。 又传,古代一个皇帝爱食生冷,一天深夜,突然腹满壅塞,上吐下泻。太医无计可施,只有张榜征良医。一乞丐见而揭之入宫,曰:“脾胃乃仓廪之官也。陛下饮食生冷,伤于脾胃,须用丁香等鲜花制成的香袋悬挂于室内方可龙体安康。”皇上遵嘱行事。当夜,皇上梦见乞丐乃八仙之一蓝采和是也。数天后病愈。这是一个传说,但是说明利用丁香和其他香气药材疗病的方法。 从古籍看丁香 06 丁香花治虚哕,小儿吐泻,痘疮胃虚灰白不发——《本草纲目》 丁香治口气,反胃,疗肾气,奔豚气,阴痛,壮阳,暖腰膝,杀酒毒,消痃癖,除冷劳。——《日华子本草》 三省故郎官口含鸡舌香,欲上奏其事,对答其气芳芬。——《梦溪笔谈》 “鸡舌香、黄连,乳汁煎,注之诸有百疾之在目者皆愈,而更加精明倍常也”——《抱朴子》 “一切有火热证者忌之,非属虚寒,概勿施用”——《本草经疏》 TheEnd 东非奔巴何似亲,瘦香如宇万里馨。 青鸟不传云外语,纵放蘩枝散诞芬。 能治寒邪诚暖胃,桃金娘科醉中身。 肾虚用其可起痿,之问羞愧口合丁。 制作:周弋涵 图片:网络 喜欢的话可以点下“在看”吗(づ ̄3 ̄)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ocaolong.com/mclyf/8369.html
- 上一篇文章: 只ldquo药rdquo健康
- 下一篇文章: 每天学习一味中药丁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