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约大美我的家乡我的村
我的家乡我的村 年,万家寨因建设水电站,对薛家湾镇免圪令村牛龙湾社(也就是我们社)进行了整体移民。但由于当时农民主要以种地为生,因此大家拿了移民款并没有离开村子,而是选择在原村子高一点的地方修建新房住了下来。但我们家和村里的挨诚爹却选择搬出村子,而我们两家也成了当时村子里唯一搬出去的人家。事实证明,父亲和挨诚爹的选择是正确的,因为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民光靠种地已不足以维持生计,加之孩子们越长越大面临着上学的问题,当年那些选择留在村子里的叔叔伯伯们后来也都陆陆续续搬出了村子,如今村里仅仅只剩下了年迈的大爷和二爷两户四个老人家了。 记得,我们家从村里搬走那年,我才十岁,光阴匆匆流逝,如今我已三十岁有余,距离那年已整整过去二十多年。我也由一个黄毛丫头成长为了孩子的妈妈,但儿时的印象却扎根在记忆的深处,永远挥之不去。时常还会恍惚听到有人唱着儿时的歌谣:“牛龙湾,金沙滩,族长出来个老二栓……”将我从梦中惊醒。回首过往,感觉这一切就像是自己做了一个长长的梦一样,突然醒来,一切是那么熟悉又是那么陌生。 自从我们家搬走后,除了爸妈回去务农,我们已有许久没有回去了。这些年每逢清明回去,是因为已故的奶奶。奶奶活着的时候告诉我,她死后要我每逢清明去她的坟头给她烧纸,我牢牢地记住了,只为一种情感的寄托,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多年我们一家人每年清明回老家的原因。 每次回去,我都会站在我们村的高山顶上眺望山脚下的村落,可令人落寞和伤感的是我再也没能看到那属于儿时记忆深处的景象了。这些年因为高岭岩和煤炭开采,我们村原来的大山已被开矿商们挖得七零八落,参差不齐,山已完全没有了当年的模样,望去皆是满目疮痍。每每站在高山上望向村庄时,过往就像是游离的画面从我的脑海直击我的心灵,令我的心情五味杂尘,伤感落泪。那一刻,我竟然听到了儿时妈妈呼唤我们回家吃饭的声音,夹杂着我们咯咯大笑的声音,听得特别清晰之时,冷不丁吓了自己一跳。当缓过神儿来,发现是坟头给爷爷奶奶添土的父亲在叫我。 今年清明回老家祭祖后,父亲带着二姑、表妹和我一起开车从山顶下到山脚看我们曾经的村庄,曾经的家。说到此处,我从内心里感谢“十个全覆盖”,竟然把水泥路修到了我的家乡,尽管家乡只剩下了两户人家,但这给他们提供了大大的便利条件,使他们原来行驶2个多小时到镇里的路程缩短到40分钟。当我们下到山脚,那一间间熟悉的老旧了的房子因为年久失修加之没有人住,风吹雨打已败落得东倒西歪,就连墙头上的草也因长势过盛漫过了房檐。也许是因为人少的原因,村里干净的令人震惊,竟然看不到一丁点儿垃圾。 这就是曾经生我养我的家乡,一个面朝黄河、背朝大山的村落,如今却成了世外桃园,而这里唯一的两家人也仍然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唯一有外人到访仍然还是曾经的故乡老友。望着黄河的水缓缓奔流而去,一切似乎还是旧时的模样,一切却又与旧时不一样,既是那么亲切又是那么陌生。此时用“物是人非,时过境迁”来形容我们的心情再恰当不过了。 社会飞速发展有好也有不好,那么快,把能开采的资源不惜一切代价汲取,已经造成了当前产能过剩和后备资源不足。在我看来,煤炭这种不可再生资源是老祖宗给予我们的,我们有责任接过这根接力棒,不要为了眼前而贪婪的索取这种馈赠,而要慢一点、理智一点,给子孙后代传承一份财富和希望。就像有一句话说的:“长长的路,我们慢慢走。”难道这样不好吗?每每想到这些,我的心情就分外沉重,即而不知如何继续想下去或是写下去。只是希望,此去经年,天涯路远,光阴里,让我们行走的脚步慢一点,再慢点,然后给心灵放个假! END 作者简介 田春丽,女,准旗人,现任职于伊东集团孙家壕煤矿。喜欢读书、写诗。 大美群,流光溢彩,精彩纷呈。 美家乡,弘扬正气,说古论今。 群员高,社会贤达,文化精英。 好作品,诗词文章,烙画摄影。 (周子瑜作) --第期-- 图文编辑:杨芳张清 大美准格尔!美在心里。 大美准格尔!接在地气。 大美准格尔!旺在人气。 声明:本文系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长按识别下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ocaolong.com/mclyf/4843.html
- 上一篇文章: 年6月26日30日中国仙本那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