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成语故事典故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北京治疗白癜风需花多少钱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比喻顽强、有生命力,不可扑灭。这则成语来源于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域。又送王孙去,姜姜满别情。”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少年时代就写出不少好诗。十六岁那年,他来到京城长安,先去拜见掌管编纂国史和为朝廷起草文告的著作郎顾况,请求他对自己的诗稿指数。顾况是当时有名的诗人,来访问和求见他的人很多。他接过白居易的诗稿,见上面署名“居易”,不禁脱口说道“现在长安米价甚贵,居住下来可真不容易啊!”接着,他漫不经心地打开诗稿,低声吟读起来。 读着读着,他忽然被一首题为《赋得古原草送别》的小诗深深地吸引住了,不禁高声朗读起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顾况朗读完这首小诗,拍案叫绝。他欣赏前四句的独特意境:野草的生命力无比顽强,纵然遭到野火肆虐,春风一吹,又生机勃勃地生长和繁衍起来。作为一个人,不也同样应该像那莽原上的野草一样,在逆境中顽强地斗争,倔强地生存吗?于是他改变口气说:“你能写出这样好的诗句,在长安居住就容易了。” 由于顾况的赞赏和介绍,白居易诗名大振。但因为得不到有力的引荐,白居易在长安旅居了三年,并没有找到理想的出路,只能离开了长安。“叶公好龙”这则成语的意思是一个名叫叶公的人爱好龙。比喻表面上爱好某事物,但并非真爱,甚至实际上惧怕它。这则成语来源于汉刘向《新序杂事》: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春秋时楚国人沈诸梁,字子高,在叶地当县尹,自称“叶公”,别人都叫他“叶公子高”。这位叶公爱龙成癖,他身上佩带的钩剑、凿刀等武器上都饰有龙纹,家里的梁柱门窗上都雕着龙,墙上也画着龙。叶公爱好龙的名声传扬四方。上界的天龙听说人间有这么一位叶公对它如此喜爱,决定到人间走一遭向叶公致谢这天叶公正在午睡,一时风雨大作,雷声隆隆,把他惊醒。叶公忙着起来关闭窗户。不料天龙从窗口伸进头来,叶公吓得魂飞魄散,夺门而逃。逃进堂屋,又看见一条硕大无比的龙尾巴横在面前,挡住了去路。 叶公面如土色,顿时倒在地上,不省人事。天龙瞧着半死不活的叶公,感到莫名其妙,只能扫兴地飞回上界。其实,叶公并不真的爱好龙,他爱的不过是似龙非龙的东西而已。这是一个含有讽刺意味的寓言,嘲笑那些表面上喜爱某事物、实际上却对它怕得要死的人。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ocaolong.com/mclyf/11714.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华民间杂谈中国民间祥瑞之物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