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理发,龙抬头还有哪些有趣传统据说还要
二月初二“龙抬头”,“青龙”七星开始出现在东方,万物此时开始真正苏醒,春天真的来了!今天腾讯优品给大家讲讲小故事,解密“龙抬头”这天我国那些奇奇怪怪的民俗—— ▲此图来源于敦煌壁画,讲述的正是关于“龙抬头”的传说。 丨优品小课堂:龙抬头的传说丨 传说武则天称帝,惹怒了玉皇大帝,也有人说是皇帝一时间忘记了祭拜玉帝,所以玉帝下令龙王三年不得降雨。龙王不忍百姓受灾挨饿,偷偷降了一场大雨。玉帝得知后,便将龙王压于大山之下,并告示天下:“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要想重登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 百姓们为了拯救龙王绞尽脑汁,直到第二年二月二,一位妇女背着一袋黄豆走亲戚,途中不慎将黄豆撒了一路,阳光下,这些黄豆闪闪发光。人们看见后高兴地说:“这不就是金豆吗?炒熟了不就开花了吗?” ▲图片由凌云志摄 于是,家家户户把炒好的、开了花的黄豆供在当院,龙王因此得以回归天庭。后来,人们为了怀念、纪念龙王,便在每年的二月二炒黄豆,一边炒,嘴里还念叨着流传的俗语:“二月二,吃(黄)豆花,大人小孩给一把。”明朝玉米传入中国,之后,人们又用香喷喷的爆玉米花祭祀龙王,一直流传至今。 ▲图片由凌云志摄 既然,在中国人的对生命的认知里,龙是天上掌管降雨的神仙,对龙的崇拜与尊敬,是为了未来一年的风调雨顺。可是,龙抬头这天的一些习俗怎么听起来好像有些奇怪呢? 丨有趣习俗1:剃龙头丨 这可是大家最熟知的“龙抬头”习俗了,可为什么理个发就能图个好彩头,就能象征风调雨顺?而且还要“剃龙头”? 俗话说“龙不抬头,天不下雨”,龙是祥瑞之物,又是和风化雨的主宰。农历二月二,人们祈望龙抬头兴云作雨、滋润万物,素有“二月二剃龙头”的说法。 ▲剃一个龙的造型,也是种趣味时尚呢。 中国民间普遍认为在这一天剃头,会使人红运当头、福星高照,因此,民谚说“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每逢二月二这一天,家家理发店都是顾客盈门,生意兴隆。 丨有趣习俗2:吃用龙身上零件命名的食物丨 在“二月二”的这几天呢,听说要讨好彩头,就要吃用龙身上的零件命名的食物。例如龙须、龙耳、还有龙鳞。可说好的尊重龙,崇拜龙呢?“剃龙头”已经很奇怪了,怎么就开始吃“龙”零件了?这怎么就能够讨到好彩头了呢? ▲看了这个图,发现中国人不愧是“民以食为天”,真能想,真能吃啊 农历二月初二,这一天所有的食物也与“龙”有关,面条称作“龙须面”,面饼称作“龙鳞饼”,水饺称作“龙耳”,米饭称作“龙子”······ 据说,这些习俗寄托了人们祈龙赐福、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可仔细深究,我们自己做出来的美食取名龙身上的零部件,然后吃掉就是寄托了祈龙赐福,虽然这个逻辑很奇怪,但是不得不承认,这些美食看看就让人流口水啊,还是去吃一些吧! 除此之外,江苏苏州民间有吃“撑腰糕”的习俗,市民们纷纷来到糕点店购买“撑腰糕”,期盼一年里平安健康。很多地方当天还有炒豆子、吃豆子的习俗。“二月二吃豆豆,人不害病地丰收”,吃了各种炒制的豆子,意味着这个年就算过圆满了,一年辛勤劳作又开始了。 丨有趣习俗3:苏北人接“姑娘”丨 二月二还有一项重要的习俗就是接“姑娘”,即娘家人接回已出嫁的女儿,故有“二月二,带姑娘”之说。苏北人的礼数多,其中正月里“姑娘”是不能住在娘家的,初二到娘家拜了年后也必须当天赶回婆家。但到了二月初二,娘家人就来接女儿回去,住上几天,一是正月里忙活了好长时间,比较劳累,接回娘家好好歇一歇;二是新的一年刚开始,又要忙碌了,所以要犒劳犒劳她。 在被接回来的日子里,“姑娘”除了吃喝,就是串门聊天儿,轻松而愉快。而城里人“带姑娘”则是姑娘、女婿一起带回来吃一顿丰盛的中饭。此习俗在我国北京及北方大多地区也很流行,不少地区一直沿续至今。 丨有趣习俗4:祭社纳吉以聚财丨 北方祭龙神,南方祭土地神,“二月二”仍沿用祭社习俗,如在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区;此外就是形成了既有类似龙抬头节习俗,又以祭社习俗为主的新“二月二”习俗,如在桂东客家地区。 土地神古称“社”、“社神”,传说是管理一方土地之神。由于“地载万物”、“聚财于地”,人类产生了对土地的崇拜。进入农业社会后,又把对土地的信仰与农作物的丰歉联系在一起。我国南方普遍奉祀土地神,又称“土神”、“福德正神”,客家人称“土地伯公”。“二月二”社日习俗内容丰富,主要活动是祭祀土地和聚社会饮,借敬神、娱神而娱人。 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在这天早晨家家户户打着灯笼到井边或河边挑水,回到家里便点灯、烧香、上供。旧时,人们把这种仪式叫做“引田龙”。其目的是祈求雨水普降,消除虫害,五谷丰登。 除祭祀龙神外,民间往往还举行多种活动纳吉,诸如舞龙、戴龙尾、开笔等。舞龙,遇上好的年份,老百姓几家合伙制作一条草龙,二月二日这天上街舞龙庆祝,期望新的一年在龙的荫护下再获丰收。 这些都是“龙抬头”流传至今的习俗,可还有一些是“消失的传统”,它们都是在旧时,人们奉行遵守的。 本文部分图文素材来源于网络 编辑 腾讯优品 你想知道“龙抬头”还有那些“消失的传统”吗 它们为什么没有被保留下来呢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ocaolong.com/mclyf/10497.html
- 上一篇文章: 财神与龙说龙谈凤7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