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滩上的白茅草,其根入药有诸多疗效
白茅别名:茅根、茅草、兰根,禾本科、白茅属多年生草本,具粗壮的长根状茎。秆直立,高30-80厘米,具1-3节,节无毛。根茎可入药。 白茅,春生芽,花苞时期的花穗称为谷荻,布地如针,故有茅针之称。小时候,春天出去剜菜,河滩里一片一片的到处都是茅针,拔下来剥掉皮放在嘴里大嚼一番,甜滋滋的很好吃。白茅的芽、花、根都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尤其它的根是用来治疗各种出血症的良药。 中医认为,白茅根味甘、性寒。凉血,止血,清热,利尿。治热病烦渴,吐血,衄血,肺热喘急,胃热哕逆,淋病,小便不利,水肿,黄疸。 凉血止血 白茅根味甘,性寒,功擅凉血止血。主要用于因风、热、燥等外邪侵犯人体,邪热损伤脉络,迫血妄行,或久病或热病导致的血证。 清肺胃热 茅根性寒,又主入肺经、胃经,故而可清肺胃之热,降泄火逆。既能清胃热而止呕,又能清肺热而止咳。可用于治疗热病烦渴、胃热呕吐、肺热咳嗽等症状。 清热生津 如用鲜白茅根、西瓜皮和瘦肉制成的生津茅根汤,不仅味道鲜美可口,而且具有养阴生津、利尿降压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秋燥伤肺,口干、咽干、咽痛、皮肤干燥或脱屑,大便干结、小便短少及咳血、吐血、尿血的病人,是秋季润燥佳品。 能“补中益气”,富含蔗糖、葡萄糖、果糖以及柠檬酸、草酸、苹果酸、钾盐的茅根,也算是大自然赋予农家小孩的一种“零食”吧,宋人苏颂特别说明:“可啖,甚益小儿”。 1.治吐血不止:白茅根一握。水煎服之。 2.治血热鼻衄:白茅根汁一台。饮之。 3.治鼻衄不止:茅根为末,米泔水服二钱。 4.治胃反,食即吐出,上气:芦根、茅根各二两。细切,以水四升,煮取二升,顿服之,得下,良。 5.治小便热淋:白茅根四升。水一斗五升,煮取五升,适冷暖饮之,日三服。 6.治小便出血:茅根一把。切,以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温温频服。 白茅根瘦肉汤 材料:猪肉(瘦)克,白茅根60克,盐3克 做法: 1.将白茅根洗净,切段;猪瘦肉洗净,切块; 2.把用料一齐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煮一小时,调味即可。 功效:清热生津、利湿退黄。急性黄疸型肝炎属淡热者,症见面目俱黄,色泽鲜明,小便不利,色如浓茶饮食减少,亦可用于泌尿系感染而属湿热下注者。 白茅根做法注意:白茅根忌犯铁器。切制白茅根忌用水浸泡,以免钾盐丢失。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ocaolong.com/mclxz/2082.html
- 上一篇文章: 缤纷社团middot根与芽绿精灵社
- 下一篇文章: 心是一棵树,爱与希望的根须扎在土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