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颅内动脉瘤显微外科和血管内治疗
作者表明,当显微外科手术夹闭和血管内弹簧圈栓塞均可用时,研究并发症的预测因素有助于改善具有特定动脉瘤特征的特定患者的结局。 ————摘自文章章节 研究背景随着对破裂动脉瘤患者的院前急救和初始紧急治疗的改善,加上非侵入性成像模式(如CTA和MRA)的使用增加,导致需要进行神经外科评估的破裂和未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的数量大大增加。在诊断和医疗管理方面的这些改进与颅内动脉瘤治疗中血管内技术的出现和建立相平行,特别是在年ISAT研究结果公布后。除了ISAT之外,另外4项随机对照试验(RCT)评估了血管内栓塞与外科夹闭治疗破裂颅内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总体而言,这5项试验的重点是通过评估两种治疗方式的死亡率和患者的残疾率从而比较主要结局。而神经系统和非神经系统并发症等次要结局在这些研究中并没有得到一致或可靠的报道。尽管越来越多的数据试图阐明与破裂和未破裂动脉瘤管理相关的预期结局和并发症,但这些数据主要来自患者人数有限的观察性研究。另外,与可能有助于预测个体患者的后续结局和并发症的术前因素相关的报道相对较少。 因此,来自美国印第安纳州印第安纳大学医学院神经外科的AaronCohen-Gadol教授等人开展了此项研究,对破裂或未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的并发症和结局进行了严格的统计学分析,强调在手术和血管内治疗均由同时具有显微外科和血管内治疗专业知识的团队提供的情况下评估潜在的预测因素,结果发表在年2月的《WorldNeurosurgery》上。 研究方法年1月至年12月期间,作者所在机构的血管数据库前瞻性入组了例连续的破裂(n=)或未破裂(n=)颅内动脉瘤患者。治疗方式的选择由血管内治疗和显微外科团队讨论后共同决定。使用多变量分析将患者的医学和神经系统特征和动脉瘤特征与干预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结局进行比较。有关患者特征的详细信息可见表1,动脉瘤特征详见表2。 表1.患者特征 表2.动脉瘤特征 研究结果63.7%的破裂动脉瘤患者和56.6%的未破裂动脉瘤患者接受了外科夹闭手术。对于破裂的动脉瘤,入院时Hunt-Hess分级和Fisher分级较高是神经系统并发症(分别为P0.和P0.)和非神经系统并发症(分别为P0.和P=0.)发生率增加的关键预测因素(表3)。 表3.破裂动脉瘤病例并发症的重要预测因素 在随访期间,弹簧圈栓塞术或外科手术夹闭组之间的结局没有显著差异(外科手术和血管内治疗患者的并发症和结局汇总数据详见表4)。 表4.来自外科手术组和血管内治疗组的并发症和结局的汇总数据 对于未破裂动脉瘤组,颅内动脉瘤家族史是与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和6个月生存率增加最相关的预测因素,高血压是与对结局产生负面影响的并发症相关的最强因素(表5,表6)。 表5.未破裂动脉瘤病例并发症的重要预测因素 表6.未破裂动脉瘤病例中格拉斯哥预后评分的重要预测因素 研究结论最后,作者表明,当显微外科手术夹闭和血管内弹簧圈栓塞均可用时,研究并发症的预测因素有助于改善具有特定动脉瘤特征的特定患者的结局。总体而言,入院时的临床分级和影像学发现是破裂动脉瘤患者结局的关键预测因素。尽管破裂动脉瘤的神经系统和非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但无论是动脉瘤破裂组还是未破裂组,结局总体而言是较好的。血管内治疗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但并不影响总体预后。 组稿 张颖影副教授 医院 编译 Xiaoye博士 同济医院 审校 方亦斌副教授 医院 终审 刘建民教授 医院脑卒中中心兼神经介入中心主任 血管内介入处理破裂的颅内微小动脉瘤安全可行神经外科手术医生可以开展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颅内未破裂动脉瘤血管内治疗发生术中破裂的危险因素和临床结局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ocaolong.com/mclxz/4687.html
- 上一篇文章: 医院顺利完成首例颅内动脉瘤介入
- 下一篇文章: 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围手术期药物治疗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