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思维十
1 药食同源——蒲公英 草芳菲独自妍,绣茵流翠悄无喧。相思脉脉娟娟意,絮舞风花满天。 大家猜猜这是一种什么植物呢? 没错,这就是蒲公英,相信大家都有吹蒲公英毛球的经历。 蒲公英又名婆婆丁、黄花地丁、苦菜花、野苦菊等,属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期早春及晚秋,生于路旁、田野、山坡等,在全国各地均有生长。整株植物匍匐于地上,叶如荠菜,比荠菜叶子稍大。 蒲公英虽然随处可见,但却有着非常多神奇的功效。蒲公英作为一种野菜,被中国百姓食用已久,但是很多人却不知道它是一味良药。 2蒲公英是上品的“如意草” 中医认为,蒲公英蒲公英味苦、甘,性寒,归肝、胃经,是古往今来很常见的中草药和野生蔬菜。 嫩可为蔬,老则入药,洵为上品……一名如意草。甘凉清热,补虚消痈,凉血,耐饥益气,为救荒仙草。以生嚼无草气,故可同诸草木叶咀食充饥也。 蒲公英的研究历史已有数千年,早在唐代的《新修本草》中就有记载“叶似苦芭,花黄,断有白汁,人皆吠之”。李时珍曰:“茎、叶、话、絮并似苦芭,但小耳。嫩苗可食。” 王孟英在《随息居饮食谱》中称它为“如意草”。 将蒲公英作为美味早有记载:明代张景岳《景岳全书》一书中用蒲公英酿酒,既是美味又是药疗,近代张锡纯用蒲公英煲汤,可以治疗眼疾和清火。 蒲公英又名“如意草”,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它清热解毒的作用。 蒲公英苦寒,可用于各种热毒症,因为蒲公英入肝经,所以特别善于清肝热,特别是肝热日赤肿痛。 现代药理研究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 蒲公英具有很好的抗炎症作用,并且药效持久,能够双向调节。 炎症是十分常见而又十分重要的基本病理过程,是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外界损伤因子的防御性反应,表现为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炎症反应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从中医角度来说,就是清热解毒,能够很好地凉血养阴。 3蒲公英入药,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保肝利胆 祖国医学认为,蒲公英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保肝利胆、利尿通淋之功,而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蒲公英具有抑菌、抗炎、修复肝损伤、利尿、抗氧化、抗肿瘤、抗血栓、保护胃肠道等作用。 对咽喉肿痛、小便热淋、湿热黄疽、阑尾炎毒热期、痹痈痰核、痔疮、小儿流行性腮腺炎、胃溃疡等常见疾病具有一定的疗效。 《本草蒙筌》认为蒲公英“溃痈肿,消结核屡著奇功;解食毒,散滞气每臻神效”。 《景岳全书》说蒲公英“溃坚消肿,散结核瘰疬最佳”。 《本草备要》记载蒲公英“化热毒,解食毒,消肿核”。 蒲公英——外敷治疗外伤肿痛 蒲公英外敷治疗外伤肿痛的效果很好。《千金方》曾记载,孙思邈曾经因不慎而左手指触及着庭木而“痛而不忍”,十天以后病情加重,且“色如熟小豆色”,后外敷蒲公英沫而愈。 蒲公英——煎服治湿热黄疸 蒲公英性味苦寒,归肝经,是治疗湿热黄疸的要药。药理研究表明,蒲公英可以有效降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总胆红素水平,对肝功能的恢复大有益处。 并且,用蒲公英液灌胃可以使胆囊收缩,有利于胆汁排入肠中,对于慢性胆囊炎痉挛及胆结石症均有良效,这和中医治疗湿热黄疸不谋而合。 4蒲公英——明目、降血脂 蒲公英入肝经,可以凉血、降肝火。有的人熬夜后眼睛会发红,这是肝火上炎的表现,吃点蒲公英就可以好转。 有些年纪轻轻就长白头发的人,不要怀疑自己肾虚或是未老先衰,这种白发是血热,是由于你的肝火太盛,上冲头顶引起的。对付少白头,你吃补肾药的疗效还不如多吃蒲公英。 蒲公英还是一味消炎的良药,人们常感到眼痛或视力模糊,食用蒲公英有明目之功效,用蒲公英炒干研成粉末调蜜外敷可治疗溃疡、疖肿等。 5蒲公英可以保护肠胃 蒲公英入胃经,可以养胃。 《本草备要》中说“花黄属土,入太阴、阳明。”中医五行中的“土”就代表脾胃。 现代研究表明,蒲公英可以减轻胃溃疡或胃炎对胃肠道的损害,还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和中医的观点不谋而合,因此,蒲公英临床上可以用治各种胃脘痛,没有副作用。 6蒲公英可以利尿通淋 蒲公英是天然的利尿剂,利尿通淋作用很强,有着“尿床草”之称,中医用来治疗热淋涩痛,常与金钱草、白茅根、车前子等利尿通淋药同用。 西医认为蒲公英的利尿作用与其含有大量的钾有关,对治疗顽固性泌尿系统感染和水肿有着良好的疗效。 7蒲公英能够抗血栓 西医认为,糖尿病因其引起血栓和缺血,会导致许多血管疾病。 蒲公英的乙醇提取物用来考察对人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其对ADl诱导的的血小板聚集具有剂量依赖性的抑制作用。 8蒲公英治病小验方 一、丹毒: 新鲜蒲公英50克,捣成泥状,包敷患处。每日1剂,2-3日红斑可消退。 二、毛囊炎、多发性疖肿: 蒲公英50克(干、鲜品均可),大黄、黄柏各10克,水煎取汁洗患处。1天1次,3日炎症可消退。 三、脓疮: 蒲公英30克,黄连10克,水煎取汁洗患处,1天1次。 四、足癣: 新鲜蒲公英、败酱草各30克,水煎连汤带渣浸泡患足。每日1剂,连用3剂可显效。 五、皮肤肿块: 蒲公英10克,研细,以75%酒精调成糊状外敷患处。每日1剂,连用3-5天痛止肿消。 六、扁平疣: 蒲公英、夏枯草各30克,连翘15克,水煎趁热擦洗患处。每日1剂,10-15天为1个疗程。 七、痤疮: 蒲公英、茵陈各30克、桑白皮15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另取蒲公英、硫磺各10克,大黄15克,以75%酒精毫升浸泡5天后,每天2次,取药酒外搽患处。 八、银屑病: 蒲公英30克,芦根、白鲜皮、生地各15克,水煎服,并用药渣擦洗皮损处,20天为1个疗程。 九、治疗烧、烫伤: 取新鲜蒲公英根适量,洗净捣烂,用纱布包裹挤出药汁,加人冰片少许备用。烧烫处清洗消毒后,将上述药汁涂于患处。每日3次。 十、治疗乳腺炎 内服法:取鲜蒲公英全草克.洗净捣烂,用纱布包好后挤出药汁,以微火加温,用黄酒适量送服,以轻微见汗为好,每日1次。外敷法:取鲜蒲公英全草克,加白矾0.5克,共捣烂敷于患处。 9蒲公英食疗方法 它可以作食物或草药。 早春的嫩蒲公英是一种蔬菜中传统的野菜。现在己经有家养出来的,比山里的大很多。 嫩蒲公英可以凉拌,烧汤或炒熟。老了的也能吃,但是比较苦。小苦的蒲公英也可以拌肉作饺子馅,味道和西洋菜做的馅差不多。 欧洲人在中世纪时就己经用蒲公英花来酿酒。蒲公英叶子含有很多维生素A和维生素C。蜜蜂也常到蒲公英采花粉和蜜糖。 在蒲公英大量生长的季节里,可以采摘佐食,生食、或蘸酱、或凉拌、或热炒或做汤、做馅、煮粥都可以。 下面推荐几种吃法—— 1、蘸酱生食 把春季采摘的蒲公英嫩叶洗干净,放入盘中,用筷子夹着蘸酱直接食用。这是民间最常用、最简单的食用方法。 2、蒲公英煎饼 用料:蒲公英,煎饼,甜而酱,熟芝麻和辣酱 做法:蒲公英洗净,整颗放到煎饼上;再把甜面酱和辣酱涂抹煎饼上,撒上芝麻,卷成煎饼卷。 3、凉拌蒲公英 用料:蒲公英克,蒜泥,味极鲜酱油和香油 做法:蒲公英去除杂质洗净后放到沸水里焯一下,捞出放到冷水里冷却,捞出蒲公英挤干水分切段放到盘里,加入蒜泥,盐,少许的味极鲜酱油和香油来调味。拌匀以后就可以食用。 4、蒲公英粥 用料:蒲公英克,粳米克,葱花和盐,植物油 做法:蒲公英洗净悼水后切成末。粳米淘洗干净备用。锅内放油烧热,加入葱花煸炒,再放入蒲公英煸炒,放少许盐调味,盛出待用。锅内放水,加入淘洗好的粳米煮至成粥,然后再放入己经炒好的蒲公英再煮几分钟就可以。 5、朝鲜族美味蒲公英(可贮藏食用) 用料:蒲公英0g,栗子30g,姜20g,蒜l0g、芝麻l0g、味素5g,辣椒面20g、鱿鱼2条,香菜适量。 做法:把蒲公英摘洗干净,用浓盐水浸腌3天,再用清水浸泡两天,每天换水两次,捞出沥干;将栗子去皮切块,蒜姜揭碎,香菜切段;鱿鱼煮汤,捞出鱼,汤冷却后与捣碎的蒜姜沫、香菜、栗子块、辣椒而放到一起调成糊状,再与蒲公英一起拌均,装入瓷罐或食盒密封,发酵两天后食用。 6、蒲公英酱牛肉 用料:蒲公英1g,鱼羊牛肉0g,姜、蒜、香菜各50g,味素10g,酱油若干,花椒、大料少许装处小布袋。 做法:把蒲公英摘洗干净用开水焯一下,沥凉到八分干,切段;香菜切段,姜蒜捣碎;牛肉切丁煮熟。把蒲公英、牛肉分层摆放到瓷罐中,再把姜蒜沫盖到上而,放入佐料袋、味素;倒入酱油把菜肉浸没,密封,放到地窖或冰箱冷藏室,腌渍2到3天,即可食用。 蒲公英还可以与干豆腐片、豆腐干、青椒等凉拌食用,方法很多,口感营养价值都很好,不一一叙述。 温馨提示使用禁忌 蒲公英虽好,也不是可以随便吃的,它毕竟性味苦寒,阳虚外寒和脾胃虚弱的朋友还是少吃得好。另外,也不可一次用量过大,常规一次用10到15克煎汤就够了,生吃酌量,如果一次服用太多,很可能会恶心呕吐,甚至腹泻。还有,如果对蒲公英有过敏反应的话,也不可以服用。 友情提醒 再好的东西,也别过量;凡是药物就有偏性,有偏性的东西就必然有适合和不适合的人群。蒲公英性味苦寒。刚开始吃一定要少量,逐渐适应了才能多吃。 文章内容仅供临床思路参考,非中医专业人员请勿试药。 本文来源:中医思维+原创,转载请联系授权。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inglangg.com/mcltp/1638.html
- 上一篇文章: 做会阅读的女人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