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须水浴,插艾挂蒲,草粿栀粿,龙舟竞渡,
广西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www.txbyjgh.com/ 潮人有关于端午节的诗:“家家插艾望消灾,欲食粽球兴满怀。更喜龙舟竞渡处,锣频鼓急桨花开。” 潮汕人赛龙舟从诗中可以知道潮汕人的端午习俗有插艾消灾、吃粽子和栀粿、赛龙舟等,那么这些习俗究竟是怎样的,且听六甲番人讲解如下: 1、插艾挂蒲消灾: 插艾花是潮人端午很重要的习俗,这一习俗其它地方已不多见,但潮人至今保持。插艾花是指各家门户上插艾花或炙艾,意在“艾虎形以辟邪秽”,也就是驱瘟辟邪,这一习俗来自远古,农历五月初五被认为是恶月恶日,此时气候湿热,毒虫出没,瘟病流行,所以要施行巫术以驱除毒病,远古的巫术除了咒语、巫舞、符图外,还配合使用艾草、菖蒲、雄黄之类药物,后来咒语、巫舞、符图逐渐失传,但插艾挂蒲的习俗却保留了下来。 2、吃粽子和栀粿: 吃粽子是我国汉族端午节传统习俗,最早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潮汕人绝大多数是汉人,吃粽子当然也免不了,同时潮州话的“粽”和“壮”同音,吃粽也有身体强壮的寓意。潮汕地区的粽子很有特色,有栀粿和双粽球等,双粽球是以糯米掺以猪肉、虾米、蛋、花生仁、香菇、香料以及甜豆沙为馅,一半咸一半甜,其味柔润滑腻,委实好吃。 潮汕粽子而栀粿的主材当然也是糯米,不过必须先磨成粉浆,然后配黄枝汁成黄液体,再加以铺姜碱液,三种材料搓匀后装入蒸笼蒸熟,栀粿便制作而成,刚出笼的栀粿呈黄色,晶莹润滑,还记得我们小时放学回家,还没进门就能闻到那诱人的独特香味。栀粿一般沾蜜糖会更好吃,小时候条件不允许就用白糖代替也是很可口的。有些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家庭还会在栀粿加点白猪肉,在蒸的时候,肥猪肉等配材的油汁会慢慢渗透到栀粿里面,让其更具丰富的层次感。 3、赛龙舟: 赛龙舟也是我国汉族端午节传统习俗,不过很多地区限于场地早已不办活动了,但潮州人却将赛龙舟当成非常重要的群体活动,潮汕水系发达,江河交错,池塘遍布,很是方便举行龙舟比赛,潮人有诗《端午赛龙舟》: “端午云开阵雨收,万人江上赛龙舟。心随鼓点声声急,忘却屈原当日愁。” 这是描写了端午节观看赛龙舟的感受,龙舟比赛非常浓重,竞技气氛完全不输当前的足球世界杯,从古至今,为了夺标很多商家和大户还会赞助龙舟队,在六甲番人看来,潮汕地区的龙舟夺标赞助或许是世界上最早的体育竞技赞助活动了。 饶平赛龙舟4、食药膳、食真珠花菜、食草粿: 潮汕人讲究吃,而且必须按时令养生吃,夏天潮汕地区容易热气,炎热天气也影响食欲,于是聪明的潮汕先祖总结了通过饮食来调节身体平衡的宝贵经验,这些经验至今还在运用。药膳、真珠花菜、草粿都是夏天极好的食品,药膳且不说,真珠花菜(白花艾)和草粿都有清肠胃湿热的功效,其中的草粿和珠三角的龟苓膏相似,但成本更加便宜,由凉粉草做成。 5、贮龙须水: 龙须水就是端午节这天前后下的雨水,这种水据说有灵,潮人珍惜大自然的馈赠,所以很多地方都会将龙须水贮蓄起来,用于沐浴,以求来年健康平安。 除了以上习俗外,潮人还有祭祖外、浴药汤、食药膳、吃“麦熟”、吃“圣甘枳”等习俗,在此就不一一介绍了,关于端午节的习俗,也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更多精彩,敬请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ocaolong.com/mcltp/12134.html
- 上一篇文章: 龚鹏程茅龙笔修剪了空间的脂肪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