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三国是世界历史上一个很独特的存在,彼此之间纠缠两千年,恩恩怨怨不断。也有相互讨厌的,比如提起最不喜欢韩国的,可能不是中国,而是日本。

其原因可能是日本曾经殖民韩国,在日本眼中,韩国是弱小的象征,但在近几十年,韩国经济取得长足的进步,甚至在电子方面可以挑战日本,这使得日本大为不爽。就好像自己的一个穷邻居突然富了起来。自己一向欺负的对象竟然有跟自己叫板的实力,光是想想就恼火啊。

在历史上,日本也是多次欺负韩国,万历年间,日本就曾经想吞并朝鲜半岛,最终被明朝大军击退。

但是,日本人也不要太过分了,毕竟韩国人可是救过你们一命的。

日本是个岛国,中间有波涛汹涌的苍老师,不是,是日本海,所以历史上一直没有受到太大的外敌威胁,唯一的一次是蒙古骑兵要渡海而来,让日本称臣。

而在关键时刻,救下日本的就是韩国。

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看一下蒙古征服日本的过程。

年,忽必烈定都北京,建立元朝。两年后,元朝就向日本派出了使者,要求日本学习朝鲜,向元朝称臣。

日本的骨头比较硬,对本土的保护意识很强,直接拒绝了元朝的提议。

这时候,忽必烈就准备动手了。但很快,朝鲜就救了日本的命。

怎么救呢?

用贫穷来拯救日本。

忽必烈的打算是用朝鲜的资源来打日本,毕竟元朝还要南下用兵,需要用钱的地方很多,所以抽不出太多的财力。

为了试验这个计划的可行性,忽必烈派了一支军队进入朝鲜,让朝鲜负责供给,如果适应情况良好,就能够征发大军,通过朝鲜的跳板进入日本。

可是,这支大军在朝鲜没呆多久,就直接被饿了回去。

朝鲜人民自己都吃不饱,根本就没办法养活你们,好嘛!

尤其是朝鲜没有牧草,蒙古战马去了连草都吃不上。

那只好从东北运了,这一运,对日战争就从年拖到了年,而日本利用这几年的时间,加强了守备,可想而知,如果朝鲜稍富一点,能够迅速出击,加上日本当时也是各地割据,完全没时间组织起有效的防守了。

这是朝鲜第一次用自己的贫穷救日本,但不是最后一次。

到了年,元朝终于进攻了,派出了蒙汉二万人,高丽军五千人,水手七千人,三万出头的兵马坐着船来到了日本,并顺利实现登陆。

一交战,元军就表现出了高超的战斗力,不但有骑兵,还有火药武器震天雷,而且元军还搞生化武器,箭都涂了毒液,日本人的铠甲也完全抵不住元军的长矛。

长矛、飞箭、骑兵、火器,可以说是立体全方位打击,日本节节败退。

这时候元军的副帅刘复亨受了箭伤,而且日本人也缩进了堡垒,不容易攻下,元军决定退回到船上进行修整,但就在退回的第二天,海上乱起巨浪,把二百条船打翻了,元军一下损失严重,根本没有办法进行后继的军事行动,只好退了回去。

那么,元军的船只为什么会沉呢?是真的海风大吗?后面,历史学家从日本海沿岸找到了当年的龙骨残骸,结果发现了一个秘密,这些木板上的铆钉过于密集,这代表着什么呢?

原因有两个,一个是这些龙骨板曾被重复使用,第二,它的质量不过关。

龙骨是船的骨架,如果龙骨都是用二手劣木做的,那自然经不起大浪。

为什么这些船做工这么差呢?

这就是朝鲜人立功啊。元朝当时还没有征服南宋,自己又没有造船技术,于是,忽必烈下令高丽王替他造九百艘船,要六个月之内完成,可见工期很赶,而且高丽对元军征日并不热心,反心担心元军会借此征调高丽的士兵。所以他们在造船的时候偷工减料,使用了劣质材料,最终造出了这些豆腐渣战船。

这就是朝鲜救日本的事情。我们还知道,过了六年,元军发动了第二次征日,这时候,他们已经灭亡了南宋,掌握了南宋的造船基地,但是,他们还是栽在了船上,登陆之后,元军依然遭受了顽强的狙击,最终还是决定退到船上,接下来就是两天的狂风,元军损失惨重,最终这次调动十万大军的作战也不得不以失败而告终,而日本人将这次台风称为神风。

其实,元军是栽在了船上,这一次,他们的船有了改进,不再是豆腐渣船了,而是来自宋朝的船。但是(敲黑板),这些船都是航行在长江等内航道的船,是平底河船,而且采用了水密隔舱,船被分成数个部分,分别密封,这样易于运送物资,但稳定性低。

这种船极容易在海浪的拍打下翻船甚至粉碎。可以说,这是灭亡的南宋无意中救了日本一命。

朝鲜跟中国一起救了日本一命,可日本人一点感谢也没有!而如果日本被元军征服,那会是什么结果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ocaolong.com/mcltp/11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