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美走廊的尽头,就是黎明
疫情牵动人心 各地医护人员驰援湖北 这些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 在忙碌的工作间歇 记录下了救援一线最真实的场景 也记录下了他们自己的心境 蜜月里的“出征” 张双圆在工作中(中) 作者:南京医院重症医学科张双圆时间:年1月29日地点:武汉 自大年初一(1月25日)夜里抵达武汉,今天第四天了。医院6名支援湖北医护人员经过全面的准备与紧急培训,已全身投入到抗击疫情一线工作中。 1月2日我刚结婚,按照老家的习俗新婚第一年要去亲戚家拜年认亲送节。但是,疫情就是命令,治病救人是医务工作者的职责,医院支援湖北医疗队招募通知的第一时间我就报名了。我妻子也是“90后”,虽然新婚蜜月就要分开十分不舍,但她理解我的工作,爸爸哥哥以及家里其他人也都很支持我的决定。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我作为一名共青团员,责无旁贷。 张双圆与妻子的结婚照 不能回去陪我爱人,让她一个人在老家,真觉得对不住她。今天和爱人打电话报了平安。我说我在武汉挺好的,吃的住的都挺好的,不用担心,医院也很近,走路过去就可以了。她说:“其实我现在不担心你吃住问题,吃住差点都没事儿,我最最担心的是你的安全和健康,要把口罩戴好,一定要做好防护!注意按时吃饭,平平安安地回来就行!”她说得最多的就是平安,语气里充满了关心,没有一丝埋怨。有着这样强大的后盾,我更能够全身心投入到一线工作中去。 医院多位共青团员,在明知可能面对危险的情况下,都报名了。我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年轻的“90后”已经能够在疫情发生的第一时间担起重任,冲锋在前!在这次疫情之前,我已经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在自己支援的医院一线,有很多像我这样年轻的医务人员,有的还未成家,有的子女刚进幼儿园。他们在前辈们的指导下,不怕脏不怕累,克服种种困难,争分夺秒地与疫情“决战”。不管是作为团员,还是护士,在百姓最需要的时候,我们就应该挺身而出。 我想跟妻子说:我的爱人,面对疫情,我必须选择战斗!等着我,我定会平安胜利归来! 走廊的尽头,就是黎明 图为身着防护服的四川援鄂医疗队队员。(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作者:医院重症医学科饶金台地点:医院时间:年1月30日 到达医院开展支援工作已经几天了,6楼隔离病房因为我们的到来气氛显得有些缓和。医护人员穿着厚厚的隔离服两步并作一步迈,穿梭于科室的每个角落。 目光锁定在一位有点胖胖的病人身上。包裹严密的护士站在他身旁,看了看手里的针又看了看病人,略感无奈地摇了摇头。病人右手拿棉签按压在左手手肘上,指尖缓缓地颤抖。据了解,因为病人肥胖,血管过于细小,又因为医护人员手上厚厚的手套,血管更加难以找寻。针刺下去,结果液体渗漏了,需要重新穿刺及采血。 “他穿刺之前就非常紧张,说以前每次输液都要挨个7、8针。”刚为他穿刺的护士有些许委屈地说道。医院的夏鑫洁老师和任庆老师发现后默不作声地走到病人身前时,病人紧张的情绪还没有消散。夏鑫洁老师负责安抚病人的紧张情绪,任庆老师为病人绑上压脉带,提示病人放松,握住拳头再松开拳头,并反复检查。经过一系列的准备,穿着厚厚的隔离衣,隔着面屏,戴着三层手套的任庆老师凭借丰富的经验,无论是静脉采血还是穿刺静脉留置针都干净利落。病人焦虑的情绪也在老师娴熟的手法中慢慢缓解。 夏鑫洁和任庆两位老师对病人嘱咐了两句,便转身离去。因为他们知道,前方还有不计其数的难关需要他们去攻克,一刻也懈怠不得。医院的走廊挺长,两位老师的影子也被太阳光拉得好长,看着两位老师的背影,我的眼眶不禁有些湿润。 走廊的这头和那头连接的是爱与责任,所有奋斗在一线的医护人员都将带着这份爱与责任义无反顾地走下去,即使步履再沉重,身体再疲惫。因为,我们相信,走廊的尽头,就是黎明。 “不想让她们说感谢,能帮到就好” 编者按:年出生的吴丹,医院神经外科的护士,也是山西援鄂医疗队仙桃重症组成员。这是吴丹口述援鄂第五天(1月30日)医院感染科二层隔离病房工作的情况。 今医院的姐妹配合,一行四人参与工作。整个病区24个病人,好几台无创呼吸机,原先只有两个老师在管,血压、血氧、血糖的定点监测,大量的工作,根本跑不过来;患者没有家属,所有的生活护理和治疗都需要护士进行。 照顾患者。 我们四个进行分工配合,有的负责输液治疗,对患者进行宣教,有的为每个病床发黄色垃圾袋、每个病房门口放免洗手消,帮患者进行生活护理、心理安慰。 山西援鄂医疗队仙桃重症组成员在工作。 每个姐妹穿着防护服,肿得像个大熊猫,为方便来回走动,大家把鞋套用胶布绑在腿上。隔离衣穿很长时间,戴口罩捂得非常严实,会觉得有点缺氧,穿了纸尿裤,虽然不习惯,但只能憋到下班。 仙桃当地医务人员的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ocaolong.com/mcllx/10776.html
- 上一篇文章: 你的城市复工了么复工后的你是什么样子戳
- 下一篇文章: 你的城市复工了么复工后的你是什么样子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