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名方秘方四十三
白癜风问诊中心 http://m.39.net/news/a_9116879.html 童养学方 一、三黄石膏汤 [组成]石膏9克、麻黄、香豉各1.5克、黄连、黄柏、黄芩、栀子各3克。 [用法]水毫升,姜3片,枣1枚,入细茶1撮煎,热服。 [功效]清热解毒。 [主治]阳毒发斑,耳黄如涂朱,眼珠如火,狂听欲走,六脉洪大,燥渴欲死,鼻干面赤,表里俱热。 [来源]《伤寒六书纂要辨疑》 二、茵陈将军汤 [组成]大黄、山栀、黄芩各3克茵陈、厚朴、枳实各2.4克、甘草0.9克。 [用法]水毫升,姜1片,加灯芯1握,煎,热服。 [功效]清热利湿退黄。 [主治]腹满,身目发黄,小便不利,大便实,发渴,头汗至颈而还,脉来沉实。 [来源]《伤寒六书纂要辨疑》 三、桂枝大黄汤 [组成]柴胡、大黄、芍药各3克、桂枝、甘草各1.5克、枳实2.4克。 [用法]水毫升,姜1片,枣1枚煎,临服入槟榔磨水3匙,热服。 [功效]调和营卫,兼通阳明。 [主治]足太阴脾经受病,腹满而痛,咽干而渴,手足温,脉沉而有力。 [来源]《伤寒六书纂要辨疑》 李中梓方 咳嗽 一、新定清宁膏 [组成]麦门冬(去心)克、生地黄(酒炒)30克、广橘红90克、桔梗、甘草各60克、龙眼肉克(煎成膏)、苡仁克(淘净炒热)、川贝母(糯米拌炒,半熟去米)60克!真苏州薄荷(净叶)15克。 [用法]俱为细末,拌匀煎膏,时时挑置口中噙化。 [功效]润肺不伤脾,补脾不碍肺。 [主治]凡劳嗽吐血,必不可缺。 [来源]《医宗必读》 二、鳖甲丸 [组成]五味子克、鳖甲、地骨皮各克。 [用法]用上为末,蜜丸,梧子大。空心食前盐汤下12克,妇人醋汤下。 [功效]养阴润肺。 [主治]虚劳咳嗽,耳鸣眼花,此方者必效,毋忽! [来源]《医宗必读》 痰饮 一、妙应丸 [组成]甘遂(去心)、紫大戟(去皮)、白芥子各等分。 [用法]上为末,煮糊丸,如桐子大。晒干,临卧淡姜汤下7丸至10丸。气实痰猛,如丸数不妨。 [功效]逐痰定惊。 [主治]惊痰定惊。 [来源]《医宗必读》 二、滚痰丸 [组成]大黄(蒸少顷,不可过)、黄芩各克、青礞石硝(煅金色)、沉香、百药煎各15克。 [用法]上为末,水丸,梧子大。白汤空心服9克。 [功效]此药但取痰积,自肠次等而下,并不刮肠大泻,为痰家圣药。 [主治]一切痰,百种怪证。 [来源]《医宗必读》 三、定喘奇方 [组成]橘红60克、半夏(明矾15克同炒香去矾)45克、杏仁(麸炒)30克、栝蒌仁(去油)30克、炙甘草21克、黄芩(酒炒)15克、皂角(去皮绿子,烧存性)9克。 [用法]上为末,淡姜汤打蒸饼糊为丸,绿豆大。每食后白汤下3克,日2次,5日后下痰而愈。虚人每服2.1克。 [功效]顺气化痰,宣肺定喘。 [主治]稠痰壅盛,体肥而喘。 [来源]《医宗必读》 疟疾 一、截疟饮 [组成]黄芪(酒炙)6克、人参、白术(炒)、茯苓各4.5克、甘草1.8克、砂仁、草果、橘红各3克、五味子2.4克、乌梅3枚。 [用法]水毫升,生姜10大片,枣2枚,煎毫升服。 [功效]健脾益气,截疟。 [主治]虚人久疟不止。 [来源]《医宗必读》 二、袪疟饮 [组成]知母(去毛,酒炒)15克、贝母(去心)2.7克、柴胡(去芦)2.1克、槟榔2.4克、陈皮(去白)、山楂肉、枳实各4.5克、甘草(去皮尖)0.9克、紫苏3克。 [用法]水毫升,煎毫升;渣用水毫升,煎毫升,俱露1宿。临发日五更服头煎,未发前1时服2煎。 [功效]和解表里,祛邪截症。 [主治]疟疾三发后可用,因其衰而减之,立效。 [来源]《医宗必读》 三、交加双解饮子 [组成]肉豆蔻2大枚、草豆蔻2枚、厚朴15克、甘草12克、生姜12克。 [用法]水毫升,煎毫升,空心服,五药俱一半生,一半熟。 [功效]燥湿化浊达邪。 [主治]瘅疟。 [来源]《医宗必读》 其它 一、猪肚丸 [组成]牡蛎(煅)、白术各克、苦参90克。 [用法]为细末,以猪肚趋具,煮极烂,研如膏,和丸,桐子大。每服9克,米饮送下,日3服。 [功效]健牌益气。 [主治]肌体羸瘦。 [来源]《医宗必读》 二、如意通圣散 [组成]当归(去芦)、陈皮(去白)、麻黄(去节)、甘草(炙)、川芎、御米壳(去顶蒂隔)、丁香各等分。 [用法]上用慢火炒令黄色,每服15克,水毫升,煎毫升服。 [功效]祛风散寒,活血通络。 [主治]走注疼痛。此治痹痛之仙药也。 [来源]《医宗必读》 三、煨肾丸 [组成]补骨脂(酒炒)、萆薢、杜仲(炒去丝)、白蒺藜、防风、菟丝子(酒浸)、肉苁蓉(酒浸)、葫芦巴、牛膝各等分、肉桂减半。 [用法]上为末,将猪腰子制同食法,和蜜杵丸,梧子大。每服15克,空心酒送。 [功效]温补肝肾,壮腰。 [主治]肝脾肾伤,宜缓中消谷益精。治腰痛甚效。 [来源]《医宗必读》 四、玄菟丹 [组成]菟丝子(酒浸通软,乘湿研焙干,别取末)克、白茯苓(去皮)、干莲肉各90克。 [用法]上为末,别碾干山药末克,将所浸酒添煮糊丸,如梧子大。每服9克,空心食前米饮下。 [功效]滋肾养阴。 [主治]三消渴利神药,禁止遗浊。 [来源]《医宗必读》 五、木香楝子散 [组成]石菖蒲30克(炒)、青木香30克(炒)、萆薢15克、荔枝核(炒)20枚、川楝子30个、巴豆20枚(周炒黄赤色,去巴豆不用)。 [用法]为细末,每服6克,入麝香少许,空心妙茴香盐酒调下。 [主治]疝气久不愈者。 [来源]《医宗必读》 六、万应丸 [组成]黑丑(取头末)、大黄、槟榔各24克、雷丸(醋煮)、木香各30克、沉香15克。 [用法]将黑丑、大黄、槟榔同为末,大皂角、苦楝皮各克,煎汤泛为丸,绿豆大,雷丸、木香、沉香为衣。每服9克,五更用砂糖水下。 [主治]取虫积如神。 [来源]《医宗必读》 七、茱萸断下丸 [组成]吴茱萸(炒)60克、赤石脂、干姜各45克、艾叶(炒)、缩砂仁、肉豆蔻、附子(制)各30克。 [用法]为末,糊丸。每服9克,米饮送下。 [主治]脏腑虚寒,腹痛泄泻大效。 [来源]《医宗必读》 秦景明方 头痛 一、家秘和中汤 [组成]人参、当归、黄芪、白术、广皮、甘草、升麻、柴胡、川芎、细辛。 [用法]各等分,水煎服。 [功效]健脾益气。 [主治]头痛,若气虚者。 [来源]《症因脉治》 二、家秘芎归汤 [组成]当归、川芎、生地、连翘、细辛、蔓荆子。 [用法]各等分,水煎服。 [功效]养血祛风。 [主治]头痛,血亏者。 [来源]《症因脉治》 咳嗽 一、神术泻肺汤 [组成]苍术、石膏、桑皮、地骨皮、桔梗、甘草各等分。 [用法]水煎服。 [功效]泻肺清热。 [主治]湿热壅肺,咳嗽。 [来源]《症因脉治》 二、家秘泻白散 [组成]桑白皮、地骨皮、甘草、黄芩、石膏、川黄连。 [用法]上为末,每服9克。 [功效]清泻肺热。 [主治]内伤肩背痛,实火刑金,肺热喘咳,唇焦便赤。 [来源]《症因脉治》 胁痛 一、家秘补肾丸 [组成]天门冬、生地、当归、白芍药、黄柏、知母各等分。 [用法]水煎服。 [功效]滋补肝肾,清利湿热。 [主治]肝肾真阴不足,龙雷之火上炎,胁痛。 [来源]《症因脉治》 二、家秘补肝汤 [组成]当归、白芍药、生地、川芎、青皮、香附、木通、苏梗、钩藤各等分。 [用法]煎服。 [功效]补肝养血。 [主治]肝血不足,肝气不调,胁痛。 [来源]《症因脉治》 三、家秘胆星汤 [组成]陈胆星、柴胡、黄芩、广皮、甘草、青黛、海石各等分。 [用法]煎服。 [功效]清胆化痰。 [主治]胆火成痰,胁肋作痛。 [来源]《症因脉治》 呃逆、呕吐 一、丁香柿蒂汤 [组成]丁香6克、柿蒂9克、人参3克、生姜6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益气温中,降逆止呕。 [主治]胃气虚寒,失于和降所致的呃逆、胸闷、胸痞,舌淡苔白,脉沉迟者。 [来源]《症因脉治》 二、连理汤 [组成]人参、白术、干姜、炙甘草、黄连。 [用法]水煎服。 [功效]温阳祛寒,佐以清热。 [主治]脾胃虚寒,呕吐酸水者。 [来源]《症因脉治》 其它 一、家秘天地煎 [组成]天冬、地黄、黄柏、知母、川贝母、甘草、麦冬、桑白皮、地骨皮。 [用法]水煎三、四次,冲玄武胶收。 [功效]滋肾阴,清肺热。 [主治]内伤腋痛,房劳不谨,水中之火刑金。 [来源]《症因脉治》 正和堂国华药业中药饮片批发,诚邀合作,服务中医,为百姓健康保驾护航 行之医话昨日回顾: 难得一见的民间特效方,都是无价之宝的秘方,效果神奇,立杆见影 四川省中草药新医疗法展秘方集,都是老中医珍藏药方 艾灸治癌有实践有疗效 中医治愈奇病集成 国医大师临床经验实录丛书(全12册) 倪海厦伤寒杂病论心法笔记(二) 名医名方秘方(四十二) 针刺速效医案13则(扭伤、荨麻疹、肛周瘙痒等) 老石更中医男科: 王氏祖传秘方治疗性冷淡、阳痿、早泄及各种性功能障碍,有效率达% 治疗男科疾病、阳痿、早泄、遗精、前列腺、尿频偏方验方 治疗男科疑难杂病秘方 治男性乳房发育异常症秘方 睾丸炎临床验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ocaolong.com/mcllx/10549.html
- 上一篇文章: 励步微分享侏罗纪世界里的恐龙你都
- 下一篇文章: 品味书香每周悦读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