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龙中医middot女贞子
图片摄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药用植物园外 木犀科植物女贞。 女贞实、冬青子、白蜡树子、鼠梓子。 果实。 冬季果实成熟时采收。 味甘、苦,性凉。归肝、肾经。 有滋补肝肾、明目乌发之功,多用于肝肾阴虚所致的眩晕耳鸣、腰膝酸软、须发早白、目暗不明、内热消渴、骨蒸潮热等证。 二至丸(《证治准绳》),药用女贞子、旱莲草两味,有补肾养肝之功,主治肝肾阴虚诸证。 6-12g。入丸剂久服效佳。 《本草经疏》:“女贞实禀天地至阴之气,故其木凌冬不凋。神农:味苦气平。《别录》加甘无毒。观今人用以为变白多效者,应是甘寒凉血益血之药。气薄味厚,阴中之阴,降也。入足少阴经。夫足少阴为藏精之脏,人身之根本,虚则五脏虽无病而亦不安,百疾丛生矣。经曰: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盖肾本寒,因虚则热而软,此药气味俱阴,正入肾除热补精之要品。肾得补则五脏自安,精神自足,百疾去而身肥健矣。其主补中者,以其味甘,甘为土化,故能补中也。此药有变白明目之功,累试辄验,而经文不载,为阙略也。” 木犀科植物女贞是常见的观赏树种,枝叶茂密,树形整齐,可于庭院孤植或丛植,也可作为行道树、绿篱。女贞子,为女贞的干燥果实,因其凌冬不凋,又有冬青子之名。观历代本草著作,冬青子另有其物,是冬青科植物冬青果实的名称,又名冻青子,《本草纲目》中有收载,其功效为“去风虚,治痔疮”,现代运用较少,《药典》并未收录。女贞子、冻青子形似且名同,功效有差异,建议为避免误会,使用木犀科“女贞子”时宜书写正名“女贞子”,运用冬青科“冬青子”时宜书写“冻青子”。若见处方中有“冬青子”,投药时宜明辨,以免误药。 女贞子位列《神农本草经》上品,久服有令人轻身不老之功,于女子最宜,故名女贞子。其色紫黑,形如肾,凌冬而不凋,味甘苦性凉,禀冬令闭藏之气,能入肾益阴,是最常用的补肾阴药之一。作为补肝肾之要药,女贞子宜久服缓图其效。其原因在于:补虚益精需缓图,泻实祛邪求速效,人之精气,易损而难补,损可一日而成,补非一蹴而就,缓图则功进,速充则寡效。女贞子性质平和,入补肝肾汤剂时,无之不见损,有之不见益,故多入丸剂久服。此外,女贞子性凉,脾胃虚弱、肾阳不足者不宜运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ocaolong.com/mclcf/10321.html
- 上一篇文章: 文心雕龙middot神思26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