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袍款式众多,经典款在明朝才出现,一
龙是中国古代皇权的象征,龙袍又称龙衮,是皇帝专用袍,是天子礼服、皇帝上朝所穿的朝服,根据我们经常看到的影视作品,皇帝出场都是一身金黄的龙袍,威风凛凛让人不敢冒犯,这让许多人造成误解,以为一开始龙袍就是皇帝的专属,其实我们所认知的龙袍被作为皇帝正装只是从明朝开始,明朝以前并不是只有皇帝的服饰才能绣有龙纹,龙虽代表着权威,但其他贵族也可以穿这样的"龙袍",皇帝被称为九五至尊,龙袍上九条龙肩上一条,使得从前后看都是五条龙,而也有绣十二条龙的,颜色也有不同,所以每个朝代都有自己专属的"龙袍" 1秦始皇着玄色龙袍 秦始皇龙袍颜色根据五行选择,龙纹造型与现代差距甚远 明朝以前皇帝都有专门的服饰,只是与后来的龙袍不一样,除了我们熟知的黄色还有各种颜色,而颜色的选择皆有讲究,古人信奉风水五行,所以作为封建统治者们对五行学说十分重视,甚至以凭此选择皇室的代表颜色。 战国时期齐国的大阴阳家邹衍总结了五行的生克规律: 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五行有各自对应的颜色,金为白,木为青,水为黑,火为红,土为黄,按照此法每个王朝国家都有自己的代表色,而五行的相生相克理论被士大夫们运用的淋漓尽致,在新旧王朝交替时,根据五行规律向主子提出自家王朝对应的"行",昭告天下皇权更替是顺应天意,而第一个称帝的秦始皇就根据这个选择自己"龙袍"的颜色。 2秦始皇统一天下 秦始皇郊祀之服"唯为玄衣绛裳,一具而已" 周朝统治时间长达多年,属于火德崇尚红色,以红色作为国家的代表颜色,葬礼要在日出漫天霞光的时候进行,各种重要活动都要讲究用紅色的事物,出征的战马和祭祀的牲口,就连天子的着装都要一系列的红色,秦朝的出现推翻了周朝的统治,水克火,作为新朝的秦朝在五行上自然也要压倒周朝,于是秦始皇用代表水的黑色作为皇权高贵的象征。 另外《汉书·律历志》写到秦文公曾捕猎过一条黑龙,因此秦国的统治者一直认为黑龙象征着皇室,认为自己国家是水德,直到秦始皇都以黑色为尊,不论当初秦文公是捕获了什么生物,或者是编造的故事,秦国一直用黑色代表皇室,之后我们看到很多秦始皇帝画像都是身着玄衣。 跟之后的龙袍比除了颜色不同,龙纹的图案都不一样,先秦的图案更加简单粗犷,只有光秃秃的身子没有肢体和爪子,而秦始皇身上的龙纹多数是兽类的形象,尽管已经有肢爪但是龙身还是没有鳞片,是爬行而不是飞翔的状态,对于龙的形象描绘并不细致,飘渺而让人抓不住感觉,与我们熟知的龙袍相差甚远。 3赵匡胤"黄袍加身" 宋代皇帝并不是一直"黄袍加身",也时常穿红袍 从唐代开始黄色就变成了皇室专用色,当时唐高祖特意下了指令,除了皇室王族普通人都不能穿黄色的衣服,否则就属于僭越,从那时候起我们所认识的龙袍开始有了定型,但唐朝之后并不是所有朝代都是沿用黄色龙袍,赵匡胤在陈桥事变中"黄袍加身"成为皇帝,让许多人以为宋代的龙袍就一直是黄色的,看到电视剧《清平乐》中的"龙袍"开始怀疑。 剧中皇帝身穿的不仅是红色的服饰,样式也十分简单,甚至没有龙纹,就跟宋朝官员的服饰差不多,完全没有作为一国之主的磅礴大气,其实剧中人物并没有穿错,龙袍只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并不特指绣有龙纹的黄色服饰,皇帝的龙袍款式多样,随着时节、场合和作用的改变,会有不同的龙袍样式,总归分为祭服、朝服、常服三类。 4宋徽宗着红袍 我们脑海里第一时间想到的龙袍,其实叫冕服,花纹精美气势磅礴的同时样式繁琐,用在祭祀、大婚、登基等重要大型活动中,很华丽尤其是但是穿起来行动不便,不适合日常生活,其次朝服都是一套的大红色,跟电视剧中看到的一样简单,最后的常服继承隋唐时期的黄色,后来改成赤黄色的黄袍,而且不是仅限制为黄色,还有红色的,配饰通常为红或金带、黑色的鞋子。 宋朝皇帝的日常穿着都十分简约朴素,跟喜欢鲜艳色彩复杂款式的唐代相比,宋朝的审美都偏为极简风,从艺术品的追求中看出,唐朝喜欢的唐三彩辉煌璀璨,雕塑精美造型生动,色彩运用绚丽斑斓,而宋朝人们就喜欢单色的物件,因为当时"存天理""灭人欲"理学思想的提出,给宋朝人民在生活态度和方式上带来改变,宋人主张崇尚简朴不应该铺张浪费过于奢华,所以对比隋唐的华服宋朝要质朴多了。 5成吉思汗服饰简单 元代龙袍开始成为皇帝专属,还设计出各式新龙纹 直到现在都没有证据证明,明朝以前的皇帝有专属的龙袍,而现在能看到的元朝皇帝画像,他们的穿着都很简单,并没有龙袍的踪影,蒙古族是游牧民族,所以元代时服饰都十分简朴,衣服大多为了方便骑马而设计,也没什么装饰品,尽管没有强烈的龙袍观念,将龙纹绣在正式服装上是皇室的惯有操作,并且宋朝、元朝开始文学作品中已经出现龙袍这个词,元朝为了巩固统治,对民族采取分而治之的方法,让蒙古人汉化,服饰也在保持蒙古族特有的衣饰上进行汉化。 元朝开始,皇帝的服饰渐渐都绣上龙纹,出土的服饰、文献还是绘画,大量历史资料证明皇帝开始将龙袍作为自己的专属,《元典章》《大元通制条格》就多次提到龙纹的相关禁令,元朝皇帝颁布法令禁止生产和销售各种绣着龙凤花纹的布匹绸缎,衣服上不许有龙凤花纹,百姓不能私自生产龙凤纹的织布,有五爪两角的龙纹是皇帝专属的图案,其他皇室成员也不可以用,除了传统的团窠龙纹还有许多新设计的龙纹,最后都比明代的龙袍吸收转换为大家熟知的样子。 造成大家误解正式龙袍在唐代开始被皇帝专用的,是许多明初时重新绘制的唐代皇帝图像,明朝出现的新龙纹被画家以自己的理解加入到唐代的龙袍中,黄龙袍就被以为诞生在唐朝,加上许多影视作品直接让皇帝穿上黄龙袍,长久的影响下造成整个社会的错误认知。 6朱元璋 明朝龙袍才是我们心中的龙袍 从人民心中神异动物被广泛应用到帝王独有的徽记,中华民族象征的龙在明代形象正式确立,并且绣制在皇帝的衣着上,当初魏忠贤陷害宁安大长公主的儿子,就说他做了件赭黄的五爪龙袍,让他因为盗用御物的罪名被处以极刑,所以在明朝时服饰制度更加森严,对于龙袍的管制已经十分严格,只有天子才能穿龙袍,其他人若私制或私藏龙袍都被认为要谋反,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柘木条中还写到有关龙袍的制作, "其木染黄赤色,谓之柘黄,天子所服" 《天工开物》也提及但凡上供做龙袍的都是用苏杭的丝线,先染成赭黄的颜色,由此可见明代龙袍的颜色都是黄赤色的,到了清代才调整为明黄色,帝王皇后的朝服转变为更加明亮的黄色,而其他皇室成员则是略微偏赤黄的金黄色,所以帝后会显得更加"金灿灿"一些,明清时期就是我们熟悉的龙袍,金光闪烁身上绣有9条龙,但皇帝也不是只有黄色能穿,明朝时期按照五行颜色都做了龙袍,平日上朝、日常活动都没有规定穿什么色的龙袍,皇帝就可以看着心情来挑。 7袁世凯登基 龙袍见证封建王朝的建立、兴盛和衰败 从天下统一第一位皇帝的出现开始,龙袍逐渐成为皇帝的标志性服饰,代表着皇权的建立和集中,龙袍作为封建社会进入新阶段的标志,还随之带来了严格的服饰制度,除了规定只有皇帝才能拥有龙袍,还对各级官员有着不同的服饰要求,严格划分等级代表着封建社会的完善,对于多民族王朝有稳定作用。 然而龙袍同时也是封建制度走向衰败的标志之一,封建主义必然走向灭亡,清朝亡后太平天国的洪秀全、自称复辟的袁世凯都还想着皇帝梦,为自己定制了豪华的龙袍,时代前进的步伐不是一件龙袍可以阻挡的,辛亥革命的爆发告别了一个时代,将龙袍切底送进博物馆。 8明代金罗丝龙纹冕 结语: 古代皇帝号称真龙天子,君权神授,皇帝是上天派下来统治天下的使者,封建王朝的统治者一直制造各式的故事让百姓相信他们的至高无上,归顺皇室才是顺应天意,信仰是古代统治重要的方法,龙就是统治者们用来彰显皇室的威仪的工具,龙袍逐渐成为天子专享,同时也成为皇帝不可触犯的一道底线,只要有人制造私藏都难逃一死,这样的制度不仅是让龙袍更加神圣化,还是在宣告皇权的不可侵犯,封建王朝就是在一直人工打造百姓的信仰,当这个信仰被击败时,龙袍又成为王朝结束的标志。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ocaolong.com/mclyl/12140.html
- 上一篇文章: 88岁民间艺人把仫佬族非遗图案刻入石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