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安图文化安图长白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展
福州白癜风医院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81053053973129699&wfr=spider&for=pc 11月26日上午10:30 安图长白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 正式开馆了 带您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 走进“安图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文化的活化石,也是民族记忆的背影。安图县历史文化底蕴深厚,“非遗”保护成果显著。目前,安图县获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共有37项,包括国家级1项,省级7项,州级3项,县级26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们走进安图、认识安图、了解安图的重要视角,是积淀长白山文化底蕴的宝贵财富。 史前时期 旧石器时代晚期,智人阶段的古人类在安图居住,从事采集渔猎等生产活动,繁衍生息。与古人类共生的哺乳动物已发现的有10科16属19种。经过若干年,在中石器时代开始前的猛犸象、披毛犀等冰缘气候指示动物先后灭绝,而人类与自然斗争中创造、制作打制的黑曜石刃器和磨制的石斧等生产工具,劳动不息,从蒙昧,经野蛮逐步走向文明。 朝鲜族鹤舞 “朝鲜族鹤舞”历史渊源悠久,是一种佩戴白鹤假面表演的民俗舞蹈。“朝鲜族鹤舞”最早是高丽王朝时期大型宫廷歌舞的一种表演形式,到了朝鲜王朝时期,舞蹈表演形式上有了新的变化,形成独立的“鹤立莲花台舞”。20世纪初,“朝鲜族鹤舞”传入到我国东北,主要在吉林省安图县境内流传。“朝鲜族鹤舞”主要通过模仿鹤的搭颈、啄鱼、摆臂等动作,描绘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现出中国朝鲜族人民对白鹤的崇敬和对“美”的强烈追求。年6月,“朝鲜族鹤舞”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朝鲜族拔草龙 “朝鲜族拔草龙”又名“索战”、“葛战”,一般在元宵、端午、中秋等节日进行。“朝鲜族拔草龙”可以说是“占岁仪式”、“龙蛇信仰”、“地母信仰”的产物,古代朝鲜族人民常常根据拔草龙游戏的胜负来判断凶丰。“朝鲜族拔草龙”道具中“草龙”由“主绳”和“侧绳”构成,“主绳”又分成“雄绳”和“雌绳”。20世纪初,“朝鲜族拔草龙”传入到安图县,安图县将该游戏与民族普遍性和地域个性相融合形成具有祭仪性、乡土性和艺术性的民俗游戏。“朝鲜族拔草龙”表达了人们对“大同”与“和谐”的追求,代表着朝鲜族人民古老的情怀和高尚的精神风貌。 松花石砚制作技艺 长白山松花石,又称长白山松花玉、长白山松花江石,产于吉林省白山市库仓沟、白山市江源区、通化市大安镇、延边州安图县两江镇等地。长白山松花石属远古沉积岩,距今约有6.5~8亿年的震旦纪时期。长白山松花石可随形雕成石砚,其纹理或典雅秀丽或气韵雄浑,天然成趣。松花石成砚称“松花石砚”或“松花砚”,既发墨而又不减其锋,为中国名砚之一。 根雕 根雕,是中国传统雕刻艺术之一,是以树根(包括树身、树瘤、竹根等)的自生形态及畸变形态为艺术创作对象,通过构思立意、艺术加工及工艺处理,创作出人物、动物、器物等艺术形象作品。根雕艺术是发现自然美而又显示创造性加工的造型艺术,根雕工艺讲究“三分人工,七分天成”,意为在根雕创作中,应主要利用根材的天然形态来表现艺术形象,辅助性进行人工处理修饰。因此,根雕又被称为“根的艺术”或“根艺”。 朝鲜族踩地神 “朝鲜族踩地神”原是祈求家庭和村落平安的祭礼仪式,后来发展成富有娱乐性的民俗游戏,一般在新年第一天至正月十五期间进行。在我国各朝鲜民族地区中,安图县是将“踩地神”这一古老的民俗文化保存最完整的地区。安图县的“朝鲜族踩地神”主要分为祭拜山神、祭拜井神、院内踩地神、屋内踩地神四个部分,是国内独有的民间艺术形式,它回归于“踩地神”的源流形态,又具有突出的民俗性和原始性。 朝鲜族假面舞 “朝鲜族假面舞面具制作技艺”历史久远,技艺独特,民族气息浓厚。朝鲜族假面舞的面具制作材料主要用纸、布、木头、瓢等。传统的假面制作方式有两种:一是直接在木头或瓢上雕刻脸型,再进行着色;二是先用泥土塑造独特的脸型,再层层贴上纸或布,然后进行着色,最后刮掉已变干的泥土。后来,人们为了方便携带,逐渐采用泡沫塑料材质制作面具,减少假面重量。大多数朝鲜族假面舞的假面形象夸张、生动、滑稽,这有利于突出朝鲜族假面舞独有的戏剧性和思想性。目前,在延边地区只有安图县拥有这一传统技艺。 长白山汤氏剪纸 “长白山汤氏剪纸”源于明代满族剪纸,具有突出的地域特色和卓越的现代美感。该技艺形式多样,题材广泛,主要以窗花、贴花、样花为作品形式,采用寓意、象征、托物寄情的艺术表现手法,反映出劳动人民最淳朴的审美理想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长白山汤氏剪纸”作品形象、夸张、简洁、优美,富有节奏感和色彩感,是延边人文自然环境和长白山特色文化资源的生动再现。“长白山汤氏剪纸”在传统满族剪纸技艺的基础上,增加了套色、叠层等新的技法,把剪纸作品的观赏性、艺术性和文化价值推上了新的高度,将技艺传承和艺术创新合二为一。 张氏传统皮具制作技艺 “张氏传统皮具制作技艺”是具有百年历史的民间手工技艺,是北方民族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手艺。“张氏传统皮具制作技艺”具有专业性、实用性和多样性的特征。该技艺每一道制作程序都有一套规范的秘方,技术含量很高,并且根据不同产品的不同需要,对皮的厚度、弹性、色泽的技术要求也不同。该技艺的产品种类广泛,形式多样,包括皮靰鞡、皮帽子、汽车坐垫和车饰品等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件、各种鼓类乐器、以观赏和装饰为目的的美术工艺品等。该技艺全面生动地反映了长白山地区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民俗风情,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 大型歌舞剧《长白山阿里郎》 大型歌舞剧《长白山阿里郎》是安图县历经两年时间精心打造的文艺精品。作品根据长白山下传承千年的民间爱情故事《仙女与樵夫》改编而成,是传承中国朝鲜族文化精髓的华美篇章。歌舞剧巧妙地融合了“朝鲜族农乐舞”、“朝鲜族鹤舞”、“朝鲜族顶水舞”、“朝鲜族牙拍舞”、“朝鲜族传统婚礼”、“朝鲜族甩袖舞”、“朝鲜族假面舞”、“朝鲜族长鼓舞”等16项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使歌舞剧具有浓郁的中国朝鲜族特色。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用智慧和汗水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安图县传承和发展下来的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实质,是民族凝聚力的内核,到现在依然散发出无限的光彩和活力。 今后安图县将充分发挥自身非遗资源优势,紧紧围绕非遗展示、传习、研究三大中心建设,不断创新和完善民族特色文化传承发展体系,积极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途径、新举措、新方法,为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精神文明建设和传统文化艺术发展事业做出积极的贡献。 来源:文旅安图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ocaolong.com/mclyl/10873.html
- 上一篇文章: 传承安图文化安图长白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展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