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鹦鹉》

竟日语还默,中宵栖复惊。

身囚缘彩翠,心苦为分明。

暮起归巢思,春多忆侣声。

谁能坼笼破,从放快飞鸣。

名禽出名不外具有周身漂亮的羽毛或是善于动听的鸣叫。人们高价索求宠养以慰私欲。有价有市,即有人千方百计诱捕珍禽异兽,这些生命就此种下了可悲的下场。但他们与同类凡属本无质的天壤区别。想想人类亦如此,有些人一举成名天下扬,是羽翼漂亮,还是鸣啼悦耳,不知道。

孙光宪《竹枝》

门前春水白蘋花,岸上无人小艇斜。

商女经过江欲暮,散抛残食饲神鸦。

以前,戴老和夫人每每傍晚时分都会煮一锅猫食,盛在篮中吊放于楼下,以饲无主流浪猫进餐,晨起残存猫食就有一群小鸟来分享,其中有麻雀、白头翁、八哥、斑鸠、画眉,还来过一个小猫头鹰呢!

熊澹仙《见蝶诗》

晓露零香粉,春风拂画衣。

轻纨原在手,未忍扑双飞。

戴老儿时在乡间见双蝶起舞,外婆屡屡告诫:这是梁山伯与祝英台,不能去捕捉,罪过的,这话颇具制抑力。

罗隐《蜂》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藤壶诗》

蝙蝠栖古屋,蛰伏过三冬,

春夏乘夜出,翩翩飞碧空。

不食人间粟,为人除害虫,

人人应爱惜,此蝠与福同。

国人自古就以蝙蝠列为吉祥瑞兽,以蝠替福的具体艺术形象在中国绘画和工艺作品以及日常生活器皿上,累累皆是。其形象却丑陋——所以说事物不可以貌相而论。现在城市中蝙蝠早已灭绝,只有过年时几乎家家门上倒贴着的福字了。

韩愈

啄啄庭中觅草子,哺子不食声鸣悲,

彷徨彳亍久不去,以翼来覆待狗归。

俚语:狗捉耗子多管闲事,当下累有世界各地动物间相互关爱的趣闻,读之往往莞尔一笑。过后,留存着刺心般的羞愧,人不如犬,人不如鸡……它们之间的关爱以抵共同的仇人。

苏轼《戒杀》

口腹贪饕岂有穷,咽喉一过总成空。

何如惜福留余地,养得清虚乐在中。

戴老在这幅图里画的是东坡先生劝阻愚昧而贪嘴的人在虐杀人类的朋友——有护谷虫之称的青蛙。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静看檐蛛结网低,无端妨碍小虫飞。

蜻蜒倒挂蜂儿窘,催唤山童为解围。

大千世界里总存在王道与霸道二者,为此酿成种种事端和灾祸,所以就有了说不完的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伸张正义的故事。

王淑《采莲词》

莲华莲叶满池塘,不但花香水亦香。

姊妹折时休折尽,留花几朵护鸳鸯。

现在有识之士已不断呼吁不要对自然无度地采伐和贪婪地索取,要为子孙后代留下足以供其生存的资源,多半乃耳边风矣,正该杞人忧天了。

张籍《牧童词》

远牧牛,绕村四面禾黍稠。

陂中饥乌啄牛背,令我不得戏垄头。

入陂草多牛散行,白犊时向芦中鸣。

隔堤吹叶应同伴,还鼓长鞭三四声。

牛牛食草莫相触,官家截尔头上角。

牛马是游牧民族财富的标志,马更是维护国家疆土的国力象征。我国是以农立国的民族,因此牛绝对是国人的朋友与农事的最好帮手,它的秉性诚厚、任劳任怨,所以历代作为善良敦厚的吉祥物。黄河上的镇河大铁牛以及唐代名画《五牛图》以及繁多歌颂牛的诗词歌赋即为佐证。就连《西游记》里的牛魔王也不见得太坏而戆兮兮。何况道教教主太上老君也胯下青牛成为信徒们礼拜的圣物。

其它精彩内容:

戴敦邦《大闹天宫》

梅山六兄弟

戴敦邦与他的田笙昆曲社

一千人眼中,有一千种圣诞

戴敦邦水浒人物图

人生由我们自己书写,未来还有太多的空白页

也欢迎广大读者







































海口白癜风专科医院
天津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inglangg.com/mclyf/3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