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白癜风医院 http://www.yunweituan.com/m/

这句话不是农村的老话,连俗谚也算不上,是旧时嫁女或结婚习俗“开脸”开始时的祝福语。这种语言比较独特,不仅在农村有,我国民间民俗中普遍存在。我国民间称这种语言为祝福语,也称吉祥话、赞美歌、祝词、好话等。

为了让读者朋友理解祝福这一种民俗文化形态,本文分两部分,用一些实例来解说一下民间吉祥话的相关民俗内涵。

一、我国民间的吉祥话

民俗学上,一般把这类话称为吉祥话,与民间的吉祥物、吉祥画一起组成了我国民间三大吉祥元素符号,构成了我国民间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中的吉祥文化。一般用于嫁女、成亲、房屋修造、祝寿、生育、节庆、民俗文化活动等宗教仪式色彩浓厚的场合,表现人们对人和事的赞美、祝福、祝贺等,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下面例举我多年来从民间收集的一些民间吉祥话,这里要说明的是,因这些吉祥的篇幅太长,这里只就起造房屋、结婚和舞龙各例举一二。

1、起造房屋类。

过去农村起造房屋,被称之为“千百年的好事”,而起造房屋最隆重又最具仪式感的当属上梁。因此,我国民间过去普遍流传上梁的吉祥话,但地方不同,这些吉祥在语言上有些差异,就是在我的家乡,不同的木匠师傅所说的吉祥话也有差别。这里例举的是我家乡普遍使用的上梁吉祥话,分为《赞梁歌》、《上梁歌》、《安梁歌》、《踩梁歌》、《抛梁歌》等。限于篇幅,这里只例举前两首,供读者朋友参考。

赞梁歌日吉时良,天地开昌。主东操心,荣造华堂。五方龙神来朝贡,千年富贵万年红。天上金鸡叫,地上凤凰鸣。鲁班仙人、财帛星、文曲星、武曲星、天月二德星,禄马贵人到,正是上梁时。此梁此梁,生在何方,生在细米山上。根攀三十里,叶子遮太阳,里面装松柏,外面桂花香。此木不是平凡木,而是皇宫桂花香。别人拿来无用处,鲁班拿你做金梁。七十二人砍不脱,八十二人抬不动。忽然一阵仙风来,吹到我弟子木工场。左手急忙忙,右手急忙忙,截了两头取中央。我拿神尺量一量,量得不短又不长。刨子一过,墨线一行,刨子一过放毫光,墨线一打正合堂。两头做起龙须榫,中间做起万贯庄。五包丝线绵又软,正好用来缠金梁。左缠三圈生贵子,右缠三圈出栋梁。我报你发来你就发,报你升来你就升。升!升!升!

说明:此赞美歌是在梁木做好后,上梁的一切准备工作都做好了,由木匠师傅说的吉祥话,当匠师傅说到最后一句“升!升!升!”,在房屋顶上的人就开始往房屋顶上吊梁木。

上梁歌天开黄道是佳期,紫微高照良日吉。鸾凤乘龙来到此,正是主东上梁时。上升一步,贺喜主家一发如雷;上升二步,贺喜主东双福双寿;上升三步,贺喜主东三多吉庆;上升四步,贺喜主东四海扬名;上升五步,贺喜主东五子登科;上升六步,贺喜主东六位高升;上升七步,贺喜主东七星高照;上升八步,贺喜主东八月科场;上升九步,贺喜主东久久兴发;上升十步,贺喜主东十全十美;升十一步金满斗,升十二步斗量金,千年发达万年兴。两脚攀到瓜,贺主东富贵荣华。两脚攀到檩,贺主东官居一品。上登头,贺喜主东儿孙代代出公候。上到顶,贺喜主东儿孙代代坐朝廷。

(以上两段吉祥话由本文作者根据民间艺要口述,并参考《绥宁民族志》进行整理)

说明:房屋顶上的人把梁木用绳索(有的地方认为,用背小孩用的布背带最佳)把梁吊到房顶后,两位木匠师傅各从堂屋的一边,顺着长梯子爬上屋顶去安梁木,一边往上爬,一边嘴里高声唱读吉祥话。

2、舞龙灯吉祥话

舞龙灯是农村春节期间一项最普遍的民俗文化活动。过去,村村扎龙灯,有布龙、竹蔑纸龙、草龙等。有的在白天舞龙,有的则在夜间舞龙。舞龙的队伍走村串户,恭贺新禧,每到一村,每到一户皆要停下锣鼓,舞龙灯的队伍出来一人说一些祝福主人的吉祥话,主人也要回敬客人的吉祥话。有的地方的吉祥话比较简略一些,有的地方的吉祥话要复杂一些,甚至用唱歌的形式一问一答,民间称之为《龙灯歌》,此歌的数量多达数十首。比如,龙灯到达刚进新屋的人家,舞龙灯的人要唱《赞新造华堂》,主人也以歌的形式回答。而到老屋房舞龙灯的人要唱《赞华堂》,主人同样以歌的形式回答。龙灯歌里唱的就是吉祥话。这里例举《赞新造华堂》。

赞新造华堂(客唱)风调雨顺收成好,国泰民安好收成。到了今日元宵夜,扎起几节不成灯。造下此龙不像样,深更半夜惊动亲。惊动老者坐千岁,惊动少者发万春。惊动孩童多伶俐,门门考得中头名。龙王抬头打一望,主东造下好华堂。堂前又有炮火接,又有果杯接龙神。炮火连天来迎接,上红挂彩上龙身。龙王未到贵村地,新造华堂色色新。上头盖起琉璃瓦,地下要敞两扇门。双手推开门两扇,金玉满堂气象新。鲁班仙人来起造,雕栋画梁艺术精。凤阁龙楼好府宅,白鹤仙人下罗针。前有云雀来迎宝,后有玄武赐黄金。青龙白虎来相顾,财也发来人也兴。此歌唱到这里止,打起锣鼓出财门。

[此歌为湖南绥宁鹅公金坑村民杨麒麟先生(已故)生前整理成手抄本的传统《龙灯歌》之一]

3、女子出嫁吉祥话

过去,民间婚嫁程序性最强,每一步都有人送给新娘的吉祥话。比如新娘的的扯脸到穿戴,每个步骤都得说吉祥话。下面就是扯脸(开脸)、梳妆打扮、穿戴的吉祥语:

(一)、给新娘扯脸(开脸)左弹一线生贵子,右弹一线生娇女。一连三线弹得稳,小姐胎胎产麒麟。眉毛扯得弯月样,状元榜眼控花郎。妹妹今日恭喜你,恭喜贺喜你做新娘。(二)给新娘梳头日吉时良好风光,新娘今日好梳妆。新娘吉时把婚配,喜结连理万年长。发水打开香喷喷,洒在新娘头顶上。左边梳起成龙凤,右边梳个好鸳鸯。梳起犀牛来望月,梳起织女配牛郎。头发梳得光溜溜,梳起狮子滚绣球。好比皇家女子嫁,牡丹插在右边上。恰似仙女下凡配,配个仙郎共枕头。今日新人成双对,同床共枕到白头。早生贵子跳龙门,定中状元占鳌头。(三)给新娘穿衣恰逢曰吉时良期,手拿罗绫与缎匹。新娘行到堂屋内,梳妆打扮穿嫁衣。新衣穿到新娘身,珠光宝气好光生。右手穿衣乘鸾风,左手穿衣听和鸣。穿上新衣配新郎,必定千年万载兴。配成夫妻共到老,同心同德万年春。(四)给新娘戴帕青丝帕,花手巾,戴到新娘头顶心。仙家女子戴官帽,乌纱手帕赐新人。戴上帕子行婚礼,荣华富贵万年兴。新郎新娘相匹配,生下贵子坐京城。(五)给新人穿鞋新娘出到堂屋来,今日来穿出嫁鞋。手拿新鞋量一量,刚刚只有五寸长。左脚穿鞋出富贵,右脚穿鞋出善良。早生贵子跳龙门,五子登科状元郎。齐眉士女乾坤久,结发夫妻岁月长。将鞋穿在新娘脚,鸾凤和鸣百世昌。

(以上根据民间口述及湖南《绥宁民族志》整理)

二、民间婚俗语的“开脸”

民间婚俗中的开脸,又称为扯脸、开面、绞脸、绞面等,是一种沿袭较久的习俗。不同的地方,开脸的时间不一样,我国大部分地区一般在新娘出嫁之时,由女方家开脸,也有一些地方在新娘到了男方家后,由男方家安排开脸。

所谓开脸,地方不同,内容不太一样,有的地方包括改变新娘的头发的梳妆样式,用线绞去脸和脖子上的汗毛,修齐鬓角;有的地方则只要绞去脸和脖子上的汗毛,修齐鬓角,改变新娘的头发的梳妆样式则属于另外一道程序,叫给新娘梳头。

开脸对女子来说是人生的一根分界线,开脸之前,女子属姑娘时代,用一些地方的农村话说就是在娘家“做女”的时代,开脸后就进入妇女时代了。女子一旦开了脸,就要经常用线绞脸上长出的汗毛,保持面部光盈。

过去给新娘开脸的人,都是女人,分职业的和业余的。职业的一般是城镇居民,有专门给人开脸为职业的人,称之为“整容匠”。比如:

《二刻拍案惊奇》第二五卷:“三日之前,蕊珠要整容开面,郑家老儿去唤整容匠。”

这句话中的“整容匠”就是游走街巷,专门为女子开脸的职业女性。请职业“整容匠”开脸要支付费用,也就打发红包。

旧时,农村给人开脸的女人都是业余的,有的地方纯属义务性质的,有的地方则封一个小红包。

因为城镇是职业型的,对“整容匠”的要求有的地方有禁忌,有的地方则不太讲究。但是,对农村人家来说,普遍比较讲究。农村对给新娘开脸女人的要求,必须是“全福”之人,即娘家父母双全,夫家父母双全,夫妻双全,儿女双全,或者子孙满堂福气好的老女性老人。

开脸下手用线绞汗毛时,要说一些祝福语。也就是题中所说的“一线开当面,二线盖两边,三线生贵子,四线生个状元郎”。地方不同说法不太一样,有的地方只说到“三线”,后面再加若干吉祥语,而有的地方则要从一说到十,寓意十全十美。但是,民间的这种开脸说吉祥话的习俗和内容,在形式上大同小异。

今天,一些农村婚嫁程序中依然有“开脸”的习俗,但是,现在的女孩子喜欢讲究美容,在实际生活当中早就到美容店“开脸”了,且使用的就是传统的开脸方法,只是在工具的使用上更先进了,可以说是古老的美容办法,注入了新的内容和方式。因此,一些农村给新娘开脸时,一般只是象征性的用线比划一下,而传统的新娘梳妆也到理发店去做。真正具有仪式感“开脸”只剩这些传统的“吉祥语”,给新娘以美好的祝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ocaolong.com/mclyf/11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