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龙抬头,湖州民俗里要吃一种特别的年
今天是二月二龙抬头,古时候的湖州人在这一天各种民俗安排的满满的,除了要剃龙头,还要“行开笔礼”,还要“熏虫儿”“引田龙”“开春田”,当然最要紧的是要吃下“撑腰糕”“野火饭”,这些民俗我们都用下方的视频给大家复原了,您想看看么?请点开下方视频,我们一起走进老湖州的“二月二”吧! 07:22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二十八宿中的东方苍龙的“龙角星”从地平线上升起,故称“龙抬头”。 说起龙抬头,最深入人心的民俗就是“剃龙头”,也叫“剃喜头”。其中为孩子理发,叫“剃喜头”,借龙抬头之吉时,保佑长大后出人头地。而大人理发,叫“剃龙头”,会使人鸿运当头,福星高照。 可能有人会问,二月二剃头这个民俗,啥时候开始的呢?其实二月二日剃头流传到今天才多年,从年清军入关开始,官方要求所有男子必须留那沙壶头,四周没有头发,中间一绺,编上个辫子。 汉族人自古是没有这个传统的,明朝时期,只要是十八岁以下的小孩,可以理发,一般的理发的时候都剃光头,但是有一个时间界限,等到过了弱冠之年一加帽子,头发就永远都不能理了,一直到死都不能理,因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所以汉族的男子是头上所有的头发都要留着,这上面也是编辫子的,盘起来。所以汉族的男子是不理发的,但是清兵入关以后强迫理发,所以老百姓就有这么一个相约,正月谁都不理发,正月剃头死舅舅。 其实这句话是民间隐晦的讹传,其实是正月不理发是汉族人表达“思旧”的意思,正式的说法叫做叫“正月不剃头——思旧”,后来老百姓传着传着就叫“死舅舅”了。 二月二这天,古人会举行“开笔礼”,过去私塾先生多在这一天收学生,谓之“占鳌头”。祭拜孔子像,开好人生第一只毛笔,祝愿每一个孩子长大后断文识字,从此渔樵耕读,缺一不可。 开笔礼很讲究,古时候不论是大户小户,供孩子读书都是奢侈的,所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绝大多数读书人一支毛笔要用很久,尤其是如果买得起一支湖州善琏产的湖笔,更是要格外爱惜,所以开笔是件大事。 你会发现每一支新毛笔都用某种胶水把笔尖部分粘着,其实这是用海里的鹿角菜熬成的胶,用于定型和保存新笔,所以开笔就是要把鹿角菜胶花开,同时保持毛笔的笔锋。 准备好清水,墨汁,先用清水浸泡饱满,让胶充分溶于水,尤其是根部的胶,第一次书写之前,要蘸饱墨汁,初春时节天气冷,甚至要用温水和墨,然后才开始书写。 东方苍龙抬起头,百虫让路,所以湖州人这一天早起后第一件事就是熏床炕,谓之“熏虫儿”,古人觉得这样苍龙的龙气就会引入家中。 农家还回去田间燃烧熏香,希望凭借烟气驱走毒虫,也把龙气引入田亩。 老底子湖州农人一边熏田亩一边会喊道: 一熏百虫不见, 二熏神龙抬头。 三熏天地保佑, 四熏春耕开田。 稻草烧完后留下的草木灰,还有一个更大的作用,叫做“引田龙”。 湖州水乡人觉得龙分两种,青龙和黄龙,青龙是懒龙,要用草木灰,从自家门口撒一条龙道到河边,寓意着送走家中的懒龙。再用谷糠撒一条龙从田间引到家中,意为引来钱(黄)龙,保佑人财两旺。 在从临街大门外一直撒到厨房灶间,并绕水缸一圈,叫做“引钱龙”;将草木灰撒于门口,拦门辟灾;将草木灰撒于墙脚,呈龙蛇状,以招福祥、避虫害。老底子湖州人把龙性、龙形与农耕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引田龙是最具神秘气息的朴素祭祀。 湖州人自古勤劳,春耕要趁早,所以二月二龙抬头,又称春耕节、春龙节。这一天一大早,农人要从河塘里罱起河泥,运到田亩,用水乡肥润的河泥为这一年新作物做滋补。 “龙抬头”是春耕的号角,二十八宿中的东方苍龙七宿星象,每岁仲春卯月,斗指正东之初,你可以想象到古时的农民早早的等候在苍穹之下,月朗星稀的凌晨,看到了苍龙抬头,就看到了新一年的希望,也许他们不善于表达,但是内心却开始了新一年的心田翻垦。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这一天开始孩童们会在田间地头高喊一首谣: 片切年糕作短条, 碧油煎出嫩黄娇。 年年撑得风难摆, 怪道吴娘少细腰。 古诗童谣中所讲的这种年糕有一个专属名字叫“撑腰糕”。不论是刚才所说的龙抬头后的翻田、罱河泥、挑肥运稻,总之春忙正式开始,据说吃了这种撑腰糕农活干起来格外有力,所以这种湖州年糕与别处不同。 说起撑腰糕的制作,我们还要回溯到几个月前,腊月里农人就开始准备这种特殊年糕。 做年糕水很重要,所以为了去寻找制作年糕最好的水源,要走很多的山路,因为不能有杂质,所以要用冰冷的腊月井水,挑过山岗、挑过田野,这一路又是沉默不语却满怀虔诚,因为农人知道桶里的每一滴水都会去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一颗米粉,这些水米再次加工后,会给与自己在农忙最忙的那段时间与土地沟通的所有气力。 米粉分粳米和糯米,第一次第二次倒入粳米粉六成,第三次倒入糯米四成,配以二两盐,倒入十升水,搅拌均匀后,用筛网筛除重新结合的水米分子,最后用谷糠封堵。 老底子年糕蒸煮是关键一步,为了保证撑腰糕的密度均匀紧实,就要一层层的放入米粉,阿大师傅会凭借几十年的经验找到微小的气孔,用米粉堵实,这种拿捏都在老爷子沉默不语的专注中完成。 蒸煮完成,加工年糕是专门的一种记忆,最常见的是手打年糕,石臼中放入蒸煮好的年糕雏形,男人们用巧劲抡起石锤,一下下捶打把年糕的缝隙挤压在一起最终成型。 但是还有一种水乡才有的特色年糕——脚踏年糕,不要以为“脚踏”两字是不净,恰恰相反,农人对待土地最怕的就是不敬。 他们会穿上咋咋新的靴子,先在木桶中踩踏,再到巨盆中再次踩实。 与手打年糕最大的不同是每一次踩踏年糕给人的反馈,哪里松哪里紧,都在阿大师傅的感觉中调整。湖州人做美食,喜欢“脚踏实地”,做年糕也是如此。 二月二是百草的生日,湖州山区会做露天野火饭,天为盖地为庐,饭与菜一起煮,人与天地同食。野火饭的先后顺序很有讲究。 先煮一锅饭,众人快速吃掉,意味着大地的果实祭五脏之庙,再加水煮,煮成米粥,喝掉后祭祀水神。再放入撑腰糕,干起农活一年不累。 二月二同时也是人口生日,所以又要放入人口圆子,让孩子们可以边吃边闹。 再拿面条煮谓之吃龙须,放入馄饨煮叫做吃龙眼,如果一块煮那就是龙戏珠。 最让人欢喜的还是猪油拌饭,野火大灶烧出的饭奇香,再加入猪油和酱油,一次可以吃下三大碗。 但不论吃些什么,家里老人都会,匀出一些放在旁边的桌子上,这些飨食用来敬天敬地,同时会高喊: 龙不抬头天不雨, 春和景明大地绿。 土地里来归土地, 天下粮仓好和气。 杭嘉湖平原是天下粮仓,即便自古物产丰饶,我们也都有一颗敬畏之心,不从大地多拿一粒米,因为我们知道大地的孩子,不但要索取,更要回报这片土地。大地安好是所有生命的福报。 #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 (内容来源南太湖号湖州山海经,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ocaolong.com/mclyf/11303.html
- 上一篇文章: 二月二龙抬头,老传统讲究2做3忌4吃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