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织草龙是横沥镇田饶步村的一项民间技艺,每逢中秋时节,田饶步村民都有舞草龙祈福的习俗。虽然受疫情影响,今年田饶步村舞草龙活动取消,但仍然保留了编织草龙的习俗。下面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舞草龙活动的历史和传承。所谓草龙,就是用稻草扎成。今年72岁的黄耀林是田饶步村的村民,是舞草龙传承人。他介绍,扎草龙的时候,首先扎龙头,根据草龙的大小,弯曲折叠扎成龙嘴上颚和下颚,一般为上短下长,中间夹一颗草龙珠,形成龙嘴张开形状。龙身也全部由稻草打造,一般5到10米长,甚至二三十米长,最后装饰龙牙、龙须、龙脊椎和龙抓。编织草龙是田饶步村中秋时节的传统习俗,寄托了美好的祝愿。舞草龙传承人黄耀林回忆说,以前农历八月初一至十五,每晚到处都舞草龙,那时路上灯光比较暗,龙上插的香和蜡烛照得整条村都很漂亮。黄耀林表示,十岁他便开始接触舞草龙传统习俗,十几岁就可以独自编成一条草龙。那时村里从初一到十五都会舞草龙,于是就自己去学怎么做,学会了就和几个小伙伴一起舞草龙,所以从小对草龙特别感兴趣。打开历史,我们发现中秋舞草龙习俗在唐代已经开始盛行。它主要是一种祈福求雨的习俗。因为农历八月正好是秋收之际,但雨水极少。农民为了祈求丰收,于是开始有了祈福求雨的愿望。田饶步村地势较高,在水利不发达的年代,稻田水利不通,于是在近年前建村后,村民便逐渐开始了舞草龙传统活动,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直至上世纪末已有年历史。上世纪90年代由于经济的发展,田饶步舞草龙活动一度中断,直到年,横沥把舞草龙习俗申请列入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后来通过挖掘整理传承人和传统习俗的资料,舞草龙活动慢慢恢复。年,横沥镇以田饶步村作为舞草龙活动的主要基地,每年中秋节期间组织舞草龙活动,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每到中秋时节,田饶步村的小朋友们敲锣打鼓、一边舞着草龙,一边唱着草龙歌,挨家挨户地舞动,草龙舞到每家门口,屋主都会派发红包,场景十分热闹。今年由于疫情影响,为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安全,横沥镇舞草龙活动停止举办。目前,舞草龙传承人主要是黄耀林师傅和他的徒弟叶淑华。下来,横沥镇将通过舞草龙传承基地,培养新一批舞草龙传承人,同时,每逢节假日多举办展演活动,吸引更多的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ocaolong.com/mclyf/10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