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到龙岩上杭的民俗活动好热闹
龙灯、船灯、花灯...上杭的民俗活动好热闹! 历史悠久的客家祖地——上杭,位于闽粤赣三省结合部,地处客家大本营闽西的腹地,客家母亲河——汀江中游的黄金水段。那么,被称为客家祖地的上杭,在春节期间又有哪些民俗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步云篝火龙灯 时间:农历正月十五 地点:步云乡 内容:这是当地流传多年的板凳龙灯闹元宵民俗活动。每家每户制作了精美的板凳龙灯,连接组成一条长龙,夜晚穿行在乡间小路上,祈祷风调雨顺、幸福安康。 客家船灯 时间:农历正月期间 地点:湖洋镇、稔田镇官田村 内容:客家船灯用客家话叫:打船灯,打船灯主要在春节、元宵,偶尔也有端午、中秋、重阳节表演。该艺术以船形灯为道具,由农民演员自编自导自演,以客家方言演绎农村群众喜闻乐见的山歌、舞蹈等节目。 南阳闹花灯 时间:元宵节前后 地点:南阳镇南坑村、射山村 内容:其表演形式与香灯、龙灯相类似,上杭花灯延续至今,大规模的闹花灯活动数南阳镇最为盛行。花灯,顾名思义由“花”和“灯”组成,“花”寓意美好,而“灯”的客家话与“丁”同音,寓意添丁发财。花灯制作工艺简朴,在1.5米左右的木板上钻孔、立四条柱,用纸将木板封围起来,中间插一根蜡管点燃成灯,四周纸上彩绘或写上祝福语。 庐丰“香灯龙” 时间:农历正月期间 地点:庐丰畲族乡 内容:在上杭县庐丰畲族乡蓝氏家族中,至今还保留着春节、元宵期间舞“香灯龙”以“游龙赐福”的民间活动习俗。舞“香灯龙”又有“打香灯”、“舞秆龙”、“打草龙”等俗称。因整条龙是用稻草扎制而成、龙身上密密麻麻的插上点燃的线香,故有“草龙”、“香灯”之称。庐丰“香灯龙”有九节(含龙头、龙尾)再加龙珠组成,节与节之间不相连。 南阳正月初一吃斋 时间:农历正月初一 地点:南阳镇 内容:在客家人聚居的闽粤赣地区,素有农历年初一食斋的习俗,据说已持续了三百多年。南阳镇一直保持着这个延续多年的习惯。即年三十(或廿九)晚餐以后,家家户户必须把装盛过荤腥的碗筷碟盘勺等厨具统统用开水泡过,甚至连盐缸都要临时换用,家里的肉菜也要放到看不见的地方。年初一整天只吃斋菜,不沾荤腥。 木偶戏 时间:农历正月期间 地点:白砂镇水竹洋、泮境乡、蓝溪镇 内容:上杭被称为“木偶之乡”,上杭白砂乡是中国闽西(上杭)木偶的发源地。木偶戏,又称“傀儡戏”,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戏种。木偶戏传入白砂后,逐渐在本县各乡流传和发展。著名的有白砂镇的木偶戏和泮境的高腔木偶戏。 庐丰舞狮 时间:农历正月及三月三 地点:庐丰畲族乡 内容:上杭客家舞狮相传始于汉代,盛于宋。舞狮队一般由10至20人组成,在表演上可分“文狮”与“武狮”两种:“文狮”主要刻画狮子温驯的神态,有搔痒、舔毛、打滚、抖毛等动作;“武狮”表现狮子勇猛性格,有跳跃、跌扑、登高、腾转、踩球(滚绣球)等动作。庐丰畲族乡的舞狮活动,一般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及三月三。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inglangg.com/mclyf/1005.html
- 上一篇文章: 探秘英德这棵400多年的龙眼树,竟然
- 下一篇文章: 吃吃吃105个城市招牌菜我们都为之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