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的好 http://www.bdfyy999.com/index.html

作者简介:孙乐乐(-),女,甘肃静宁人,兰州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文学批评。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丝绸之路中外艺术交流图志”(16ZDA)阶段性研究成果;

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丝绸之路的文化记忆与文学想象”(15LZUJBWZY)资助成果。

文章来源:《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年第2期。

摘要:丝绸之路亦是香料之路、香味之路,丝路物质的交流不仅关涉到视觉表征和审美文化,还关涉到嗅觉符码与气味审美。在丝路文化交流中,茉莉花以香气作为微介质,在丝路沿线多元文化语境中呈现出不同的嗅觉符码。茉莉香气形成独特的审美环境,人们需要通过身体的内感知得到审美体验。身体的审美建构受到习性、地方仪式、特定文化语境的影响,是气氛美学的重要体现。茉莉花香气形成香水、香疗等新形式的物感体验,与审美消费、审美时尚、审美认同等阐连,并在丝路审美文化生产中形成新的符号形象。

关键词:丝绸之路;茉莉花香;嗅觉符码;气味审美;物感

丝绸之路亦是香料之路、香味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因植物香料的大量贸易,亦被称为“香丝之路”。植物香料是丝路物质文化的散发,其中最常见的是花香系列,玫瑰、茉莉、桂花、百合、丁香等植物都“旅行”于丝路,并在不同的国家出现多元的文化意蕴。这些植物系香料并不以视觉符号为主,而是在“香”气的体验中成为嗅觉文化符号。在诸多香料植物中,茉莉花其因奇香而受丝路沿线国家民众的喜爱,因此,就有“没有茉莉就没有香料”之说。在丝路的物质审美文化研究中,人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ocaolong.com/mclxz/7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