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札记丨忆祖父柯德琼二三事
忆祖父柯德琼二、三事 作者:柯桦 我祖父是浙江平湖人,幼年家道贫弱,向人借款得以考入同济大学医学院,年毕业后即在松江行医。他毕生从事医疗事业,热心公益,治病为解人痛苦不计报酬。解放后,祖父即把从医二、三医院(包括65间房,病床30张,25MAX线机及显微镜等全部医疗器械设备)捐给社会,作为防痨机构。经北京防痨总会同意,于年5月1日,正式成了我国第一个县级结核病防治所。▲年1月,柯桦(第二个)与小伙伴们在松江县人委医院善行医,这在松江县知者甚多。我想谈谈祖父工作之外的鲜为人知的事。我自幼与祖父一起生活,年幼不知他所作的奉献和县里担任的要职,但从他生活起居的简朴和兴趣爱好的广泛中了解他、熟悉他。祖父把三个儿子培养进大学深造,分别毕业于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毕业后响应党的分配,分别在安徽、江西、湖南工作,身边只留我和姐姐两个孙女。祖父平时工作很忙,开会、下基层,因年龄的悬殊,他从不与我们谈工作,也不甚留意我们的学习,但他喜好集邮、养鱼、种花、摄影、旅游等。这些常有我与我姐姐的参与,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我们。▲年7月,柯桦(中)在家中院子里做作业,一旁是姐姐还有妈妈来于生活的摄影作品家里存有十多册影集,均是我祖父平时工作、生活的写照。期间除少部分为亲友的生活照外,绝大部分是他分管工作真实写照。有教育战线的如:农村小学的校舍、老师和学生的早操;县中、小学体育运动会的留影;文艺方面:“上海之春”来松演出、县少年宫演出;体育方面:全城越野赛、机关干部打篮球;卫生方面:机关食堂的卫生制度、群众性灭蝇的土方法、街道卫生先进合影、医院等;以及较珍贵的松江文物:如修复前的方塔、唐经幢、西林塔、改建前的县府办公室大楼全景等;县人大、政协两会的情景和下乡视察的照片;更多的是反映农村医疗卫生、血吸虫防治、粪便卫生等。这些照片全是祖父在工作中摄下的,晚上回家自己冲印,我和姐姐就是他暗房工作的小助手。那时我们用红布包在灯泡上,形成暗室,分别调制好显影水、定影水、清水,然后在简易的灯箱上操作。常常搞到很晚,但我们兴趣很浓。看到一张张白纸上逐渐显出人影画面,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从中我们也学到了一些摄影的基础知识。▲年7月,柯桦(中)与姐姐柯筠(右)及小伙伴集体吃饭观赏和药用花草我至今喜欢养花弄草,不论工作、学习、家务有多忙,总要抽出时间养花,美化居室,绿化阳台,这一爱好也是受祖父的影响。文革前,祖父在屋前空地上种花草,我们既是欣赏者,又是小帮手。下午太阳下山,浇花的任务总是我们包了。赤着脚,奔跑于水龙头和花圃之间的情景,至今记忆犹新。▲年,柯桦(前排蹲下者)在家中百草园与小伙伴们一起跳舞合影文革中,养花是资产阶级生活习气,自然不能继续,祖父改西医为学习中草药,并把花圃改种药用植物和药用花卉,仍然充分利用这块空地。一则学点中草药,二则也能与大自然打交道,并把它称为“百草园”,从中我又学到了不少药用植物的知识。以后我去云南支边,还采集南方的植物标本给祖父寄来。记得从事西医教学的父亲,他也因极左路线影响,不准行西医改为“一根针,一把草”门诊。一次他回松江探亲,我们一起去杭州游山。走的不是山间石阶路,而是专找没路处走;不是看风景,而是低头觅宝一样,只怕漏掉一棵草药。就这样,祖孙三代学起了中草药。现在我仍种花,当然目的不同了,只是为欣赏,调节紧张的生活节奏。在年获松江区十佳“美丽阳台”称号;年获“上海市民十佳最美绿化阳台”称号,年获上海市“最佳家庭园艺人气奖”称号。▲年11月,柯桦(左)在家看书生活简朴祖父的经济收入在县里首屈一指,但他对烟、酒、茶均无嗜好。日常生活也很简单,平时只是一荤一素,所谓荤者也不过是炒肉丝之类。只有到春节,两个在学校工作的儿子来团聚才买只鸡,算是过年了。衣着更是朴素,记得年春季他参加上海市人代会回来,兴致很高地说,要去做件象样保暖的大衣,以备今后出席市里会议。在五七干校时,已是近70岁的人了,要挑水,烧多人的吃、用水。对他这样年龄和常年从事脑力劳动的人来说是很艰巨的任务。但他有意识的锻炼自己:自己洗衣服、被子、蚊帐。这些对常人来说不足为奇,但对祖父来说是有生以来头一回。回来休假时还津津有味地告诉我们,就像学到一项新本领似的。▲年,柯桦(前排左一)作为知青从云南回松江探亲时与家中成员在家中的百草园前合影,柯德琼(前排中)每次休假,他都不乘公交车而是步行回家。后来从事医务室工作,更是把这半月一次的休假,作为补充医务室药品的日子。我就曾好几次医院补充药品,然后请三轮车运回家。有时半夜有急诊病人,也必陪同一医院。总之,祖父是个平凡的人,又是一个不会“享受”的人。解放前医院,解放医院,还常常接济生活困难的人。自己却过着简朴,近似吝啬的生活。▲年10月,柯桦在家中院子里跳皮筋我很怀念祖父,相信松江人民也很怀念他。近年,区档案局、区志办、区卫生局都纷纷来要祖父的资料,足以说明这一点。作者简介:柯桦,侨眷,农工民主党党员。工龄有46年的她从事侨务工作30多年,年获上海市侨务工作先进个人,多次获优秀公务员称号及市委统战部、市侨联、市侨办等多条线优秀信息员称号,并在中国侨联成立60周年之际获中国侨联颁发的荣誉工作纪念证书。 为松江区文联摄影协会会员,统战“行摄华亭”沙龙俱乐部成员,作品多次在《人民日报》、《新民晚报》、《上海日报》(英文版)、《青年报》、《松江报》、《松江新城》、《松江档案》等报刊杂志刊登,并多次获奖。所拍摄的《我的众多第一次》系列照片在《上海日报》英文版专版刊登,年获上海市“侨商杯”优秀奖,年中国致公党第二届摄影赛组图摄影三等奖,年入展国家文化与旅游局主办的亚洲文化旅游展“亚洲世界遗产影像展”。 邀您投稿啦!“松江公约数”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ocaolong.com/mclxz/5362.html
- 上一篇文章: 少年强,则国强高一研学活动记事二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