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山金龙全长米,龙头龙尾各重五六十斤,每次出动要70多人

在五邑,有一项传统的喜庆活动就是舞龙,而且场面、气氛都相当隆重。所舞的龙既有传统的锦龙、纱龙,也有用芭蕉树连接而成的蕉龙、用禾草扎缚起来的草龙、用长板凳连接而成的板凳龙,还有在草龙身上插满线香并点燃舞动的火龙。

其中,鹤山竹朗的金龙,全长米,龙头龙尾各重五六十斤,每次出动就要动员70多人;而雅瑶陈山的香火龙,身上插满点燃的香火,夜间看去就像一条舞动的银河。

江门紫莱的金龙身形巨大,制作精巧华丽,全身满披金鳞,每次舞动要多人,仅龙头就要12个人轮流替换。年曾到广州表演,省城万人空巷,后又应邀去香港表演,荣获银鼎而归。

江门潮莲的舞纱龙在五邑可能是历史最为久远的了,至今已有多年,长约40多米的纱龙身上插满燃烧着的腊烛,舞动时火光熠熠、烟火缭绕」栩栩如生,绕龙柱、跳门龙、过龙桥、反龙脊、穿龙门、龙滚沙、走梅花椿、双飞蝴蝶、双金钱、回龙吐尾等等,千变万化,并伴以铿锵有力的锣鼓,场面十分壮观。

“四月龙头随街绕,五月龙船抢大标”,划龙舟也是五邑极为盛行的一种活动,其中尤以鹤山的“三夹腾龙”最为知名。鹤山的沙坪河与古劳河交汇的地方称为“三夹”,这里河面宽阔,风平浪静,是天然的龙舟竞赛河道。

在“三夹腾龙”的习俗中,有“初一起,初二忌,初三初四划出屎,初五初六船过基”的俗谚,就是说,龙舟竞赛一般在初三初四两天进行,初二禁划,就连锣鼓也不许响。老式的龙舟一般长约十丈,可载桡手60人。

每当农历四月底时,村民将藏在“龙船步”水下的龙舟捞上水,洗过抹油,饰上龙头龙尾,然后开始“练桡”。为了比赛有好成绩,出赛的村民一般都集中住宿,村里妇女也动员起来当好后勤。五月初三、初四两天龙舟竞赛开始,三夹的三面堤岸上聚集的人数多达十万计,场面浩大,气氛相当热烈。

比赛时主持人手执一条生猛鲤鱼,所有参赛龙舟依次过“龙门”进入赛场,当主持人把鲤鱼抛进江中,取意“鲤鱼跳龙门”时,龙舟竞渡,鞭炮声响,锣鼓震天,一片欢腾。“三夹腾龙”还被列入鹤山八景之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ocaolong.com/mclxz/12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