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龙腾飞在长沙怎么过年
长沙乡谚有云:细伢子望过年,大人子望插田。 意思就是:大人们盼着种田,种了田就有收成,有钱赚。小孩子盼着过年,过年家里热闹,好吃好玩,有压岁钱。 到了腊月,过年这件大事在长沙就开始倒计时了,长沙这座城市的热闹、市井、活色生香,在过年的时候完完全全展现出来。 长沙的过年习俗大有不同,据说旧时有春节去洗澡躲债的逸事。 在旧社会,除夕夜是一年催账讨债结算的最高峰,一些欠债无力偿还的人,只好年也不过了,躲在澡堂子中泡澡,等候新春来临,久而久之这个习俗就流传了下来,过年前与理发店生意有得一比的只有澡堂子,除夕晚上,长沙各处盆堂依旧灯火通明,生意兴隆,人们都希望在过年前洗得干干净净的,过一个“全新”的年。 在长沙,老班子规矩,新春忌动刀剪,尤忌讳新春理发。节前理发的人扎堆起来,所以年前生意最忙的就是理发店了,从早忙到晚,甚至要提前一两天预约。 长沙人在除夕夜吃年夜饭前,还要“关财门”,全家闭起门来大吃年夜饭,还要在正对面的墙壁贴上写有“对我生财”等吉利话的邻里互贴红纸,以便在大年初一开财门时,一眼就能望见新春的欢喜。 这类红纸招贴要在关了财门以后贴,人不出门的情况下如何贴?远亲不如近邻,这样的吉祥红招贴,一般是由对门的人家互相张贴。 一桌圆圆满满的团年饭,在老长沙的习惯中,通常要上十二道菜,这是对一年十二个月每个月的礼赞,也是对一年十二个月的期盼,希望每一年的十二个月,“月月有菜,月月有财”。 春节期间老长沙还有一项重要年俗活动——打糍粑,从腊月就开始准备,在老一代长沙人的记忆里,小时候打糍粑是整个村子里过年气氛最浓厚的时候,那种浓浓的人情味和年俗混在一起,特别让人回味。打糍粑是长沙相沿已久的过年习俗,通过手工劳动打出来的糍粑别具风味! 随着时代的变迁,机器渐渐代替了手工,糍粑还是旧时的味道好。 全家福大杂烩在长沙地区尤为盛行,通常是年夜饭的第一道菜,有点类似于乱炖,是多种菜合在一起烩成的菜。通常有翻滚肉丸、蛋卷、蛋饺、肉皮、猪肝、五花肉片等,种类繁多,取吉祥圆满之意。 大蒸钵是长沙现在一般只有人数众多的大家庭才会在年夜饭上大蒸钵,因此它更成为老长沙过年时的一种记忆:大肘子、整鸡炖在一个硕大的钵子里,加入几粒枸杞、红枣,上面漂浮着一层厚厚的黄油,香味十足! 长沙年夜饭,最圆滚滚的菜当属酱汁肘子。这是始创于清代光绪年间的传统湘菜,一份酱汁肘子上席,将筷子往酱红色肘子皮上轻轻一插再拨开,涌出一股热气,酱香袭人,白色晶莹的肥肉堆积在一丝丝的瘦肉上,性感光鲜,令人垂涎,这才是完整的长沙年夜饭! 年夜饭,无鸡鸭不成席,雷公鸭被评为湖南十大经典名菜,雷公鸭选用上好仔鸭,腌制后风干,蒸完再烧,色泽红亮,风味浓郁。 雷公鸭名字的来历,颇有点喜剧意味:一个人有次不心把鸭子挂在电线杆上,刚好打雷了,把鸭子的毛烧个精光,回家后觉得雷公打过的鸭子味道特别好。雷公鸭由此而得名。 正月初一,长沙人家开财门后,往往按照老皇历上所记载的喜神方位出行,赶庙会,称为出天行。 说到长沙的庙会,坡子街火宫殿庙会最为出名。火宫殿庙会,不仅有传统的戏曲、龙狮表演,还有民间艺人带来剪窗花、捏泥人等非遗展示,并有看花灯、猜灯谜等互动活动,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中南地区最具有代表性的大型新春民俗庙会之一,深受市民和游客欢迎。 猪年的火宫殿共设置了七大主题活动,除启动仪式以外,还有潮拍庙会、视觉庙会、文创庙会、美食庙会、嗨唱庙会、欢喜庙会六大主题活动。各种传统民俗文化、新潮时尚节目将依次亮相,从线上到线下,将传统年味融入现代气息,让市民和游客过一个传统与时尚潮流互动交融的地道“长沙年”。 作为长沙闻名的一大景观,橘子洲元宵烟火表演将在2月19日晚举行,将长沙的春节带到一个璀璨的高潮。除了春节,重要节庆时橘子洲也会有烟火表演,根据长沙市官方公布,除了元宵节,今年5月1日和10月1日还有两场烟火表演,长沙的小伙伴千万不能错过哦!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ocaolong.com/mclxz/11258.html
- 上一篇文章: 云南中医学家兰茂的滇南本草里面记载的
- 下一篇文章: 于新生作品瑞年在山东画院喜迎二十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