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病医院哪家最好 http://m.39.net/news/a_6508755.html

菊科二年生草本植物牛蒡。

大力子,恶实,鼠黏子。

果实和根。

果实秋后采;根四季可采。

味辛、苦,性寒。果实,归肺、胃经。根,归肺、心经。

牛蒡子,有疏散风热,宣肺透疹,散结解毒之功,临床常用于用于风热外感,头痛,咽喉肿痛,痄腮,疹出不透,痈疖疮疡。牛蒡根,有清热解毒,疏风利咽之功,多用于风热外感,咳嗽,咽喉肿痛,疮疖肿毒,脚癣,湿疹。

牛蒡解肌汤(《疡科心得集》),药用牛蒡子、薄荷、荆芥、连翘、山栀子、丹皮、石斛、玄参、夏枯草,有祛风清热,消肿散结之功,主治头面风热,或颊项痰毒,风热牙痛。《喉科家训》易方中夏枯草为防风,主治烂喉丹痧初起,肤红肌热,咽喉结痹肿腐。

牛蒡子4.5-9g;牛蒡根9-15g。

《药品化义》:“[气]和,[味]肉苦带微辛,[性]寒,[能]升[能]降,[力]解热毒。性气薄而味厚,入肺肝二经。牛蒡子味苦能清火,带辛能疏风,主治上部风痰,面目浮肿,咽喉不利,诸毒热壅,马刀瘰疬,颈项痰核,血热痘疮,时行疹子,皮肤瘾疹。凡肺经郁火,肺经风热,悉宜用此。”

《本草备要》:“润肺解热,散结除风,利咽膈,理痰嗽,消斑疹,利二便,行十二经,散诸肿疮疡之毒,利腰膝凝滞之气。性冷而滑利,痘证虚寒泄泻者忌服。”

牛蒡广泛分布于山坡、山谷、灌木丛中,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一千余年前,日本从中国引进牛蒡并不断改良,使之成为一种极富营养和保健价值的蔬菜。凭借其独特的香味和口感,牛蒡根在日本广受喜爱,有“东洋参”之美誉。作为食材,牛蒡根可以生食,炒食,炖汤,煮茶。在国内,牛蒡多为药用,以果实牛蒡子为主,医疗机构及药店一般都有售卖。虽是果实,但牛蒡子质地轻盈,能升能降。升能疏散在表之风热,降能利肠腑之热结,因此在风热壅毒诸证中,能起到分消邪热以解热毒之功而广为运用。还有医家认为牛蒡子体滑质润,其滑润之性能除经络间痰湿而消肿,用以治疗伤科杂病,如石氏伤科之牛蒡子汤。但应当注意,无论是牛蒡根还是牛蒡子,其性质都偏寒凉,力能滑肠,对于虚寒诸证皆非所宜,须谨慎运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ocaolong.com/mclxz/10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