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天生绕不开愁和怨
全文字,阅读约需要8分钟 早间,意外遇见丁香。却是灌木,是太阳岛花园酒店的花篱。个个娇小玲珑,皆是小家碧玉。 她们一边开着花,一边结着果。像怀抱儿女,身孕二胎。 这些个花朵儿,有小巧玲珑浅紫色的,也有大簇洁白如雪的。繁华满树,真可谓云蒸霞蔚。徜徉丁香花下,股股清香沁人心脾。 若仿周仓将军的方式直抒胸臆,只能说:“好花呀!好花!” 回想年,余在北大,看到丁香高大挺拔,豪气可以干云。彼时感觉她完全与印象中的“愁怨”无关。 但说丁香,无论如何绕不开愁和怨。 1 对了,丁香就是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南方、北方都有她们的芳踪倩影。可能因花筒细长如钉且香吧,故名。但她的名号还不少,如:百结、情客、紫丁香、丁子香、支解香、雄丁香、公丁香。 丁香花序硕大,开花繁茂,花色淡雅、芳香,在观赏花木中久负盛名,在我国有着上千年的栽培历史,最迟在南北朝时期就已开始栽培,隋唐时期便成了园林花木的主角儿。 自然可丛植于路边、草坪或向阳坡地,或与其它花木搭配栽植在林缘,也可在庭前、窗外孤植。 丁香最厉害的一招,是对二氧化硫及氟化氢等多种有毒气体,都有反制能力。所以,对工矿区来说,她才是绿化、美化的栋梁之才。 2 我娘是念过旧学的,肚子里故事多。她曾我讲过关于丁香花的故事。 古时候,有一个书生去赶考,路上在一酒家吃饭。吃饭就吃饭呗,他却偏偏酸不溜卖弄诗文。店小二看他不顺眼,便道:秀才,我出个对子您对对:冰冷酒,一点两点三点。(古时候,冰字是水字加一点,即“氷”;冷字有二点水的偏旁;酒字有三点水的偏旁。) 书到用时方恨少。这可把书生难死了。因为后面三字要和前面三子对应。书生搜索枯肠,不得要领。竟然郁郁而终。 后来,苏小妹看到他坟头盛开的丁香花,说,相公生前没对出来,死后却对出来了:丁香花,百头千头万头。(丁字上部是百字的上头;香字上部是千字的上头;而花字则是繁体万字的上头。) 真是高手在民间。丁香花,你难死人,也爱死人啊! 3 世间有太多的卉木,是医治人类灵肉的灵丹妙药。 就说丁香吧,她可不只是摆看的,她就是好药。丁香是由未开放的花蕾芽,经干燥而制得,状似圆头钉子,香味浓烈,但口感苦,属于一种芳香健胃剂,能促使胃液分泌,增强胃肠蠕动。 丁香还有醒酒的作用。《本草纲目》说:“丁香杀酒毒。”清人邹升恒在《丁香和韵》中也有句云:“傍檐结密人难折,拂座香多酒易醒。”讲的是丁香树高茂密,柔枝交抱,难以拆分;浓郁的香气拂面而过,使多喝了酒的人酒醒神清。 警察叔叔若逮住了酒驾,建议当场责成他大把大把吃丁香。不过,得多交费。 这样,就可以在革命老区建一个扶贫帮困的丁香种植基地,说不定可以培植出一个千亿产业哩。 4 丁香花开,自然而清纯,故常赢得诗人青睐,成了美丽、高洁的象征,也是诗人笔下常见的寄情花卉。 杜甫晚年在四川成都城西的浣花溪畔筑草堂而居,过着清简的生活,期间作《丁香花》:“丁香体柔弱,乱结枝犹垫,细叶带浮毛,疏花披素艳。”他仿佛是用工笔在描绘丁香的动人姿态,连细嫩叶上覆盖着柔软的浮毛,也描得如此细腻。 老人家此诗,高度赞美了丁香花的倩丽幽香、圣洁高雅。异常罕见的是,悲苦一生的诗圣,对自己的“凋零”竟无哀怨。 宋人王十朋也写过《丁香》:“雨里含愁态,枝头缀玉英。为花更雅目,变乱药中名。”这诗歌就比较风趣。他唠叨着:丁香花含苞未放,缀满枝头,犹如雪花冰清玉洁,丁香作为花名是很雅致的,为何和中药丁香同名,使得药品混乱呢? “香中人道睡香浓,谁信丁香嗅味同。一树百枝千万结,更应熏染费春工。”金人元好问这首《赋瓶中杂花》诗,则极力赞美了丁香花:香料之中,人们都说瑞香香气最浓,谁能相信丁香也和瑞香一样浓郁,丁香花更难为可贵的是满树繁花,大概主管春天的东君会更花费功夫熏染丁香,所以,丁香花要比瑞香更胜一筹。 5 丁香花未开时,其花序呈圆锥状,犹如人的心形,花蕾密布枝头,含苞不放,恰似人的愁心,打满了丝结,故被称为“丁香结”。丁香花多成簇开放,好似结,又名“百结花”。 在南方,丁香是仲春时节开花。故文人墨客对着丁香往往伤春,说丁香是愁品。诗人们常用丁香花来形容离愁别恨。 很自然,丁香成了愁怨的象征。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中钩。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这首《代赠》,是李商隐的代表作,描写春日黄昏、相聚无望的情人望眼欲穿,可惜就像玉梯虚设、弯月如钩,无法攀登,无由相会,像蕉心未展的芭蕉和错乱扭结的丁香一样,在春风里各自愁闷,把情人之间的哀怨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杜牧无疑是个爱心志愿者。曾代人所作丁香诗,以表离人相思之情:“绣领任垂蓬髻,丁香闲结春梢。剩肯新年归否,江南绿草迢迢。” 因为爱人不在,也懒得打扮了,任凭蓬松的发髻垂到绣花衣领,内心愁结,犹如丁香花在树梢扭结,不知道今年能否归来?可知道江南已经是遍地开着绵延无尽的绿草? “揉破黄金万点轻,剪成碧玉叶层层。风度精神如彦辅,太鲜明。/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粗生。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这是婉约派词人杰出代表李清照的《摊破浣溪沙》,上阕写丹桂花色叶形,下阕用个人观感梅花和丁香的形态来衬托丹桂的清雅。 冯延巳是五代南唐著名词人,“词为五代之冠”,对宋代诗词创作影响极大。其丁香词《醉花间》也是写离情,其中“霜树尽空枝,肠断丁香结”和“晓风寒不啻,独立成憔悴”,可谓哀怨痛绝…… 论起描写哀愁,南唐后主李煜自然是一位大家。来读读他的《摊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上阕写落花无主,恨锁重楼;下阕用青鸟和丁香写哀愁,回首无限江山,唯有黯然泪下。 多说一句。于右任先生的《望故乡》与李煜的“丁香”有异曲同工之美。晚年羁留台湾,身边没有一个亲人,思故土,悲黍离,故有刻骨铭心之作: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浅浅的海峡啊,是最大的国殇、最深的乡愁! 悲剧美无疑是动人的。但我老整不明白,生在古代江南的丁香,缘何承担着如此重的悲苦?在温润秀美的江南,乱花渐欲迷人眼,本应兴高采烈啊,而雨丝里的丁香为啥就成了伤感伤情的代言人? 读多了愁怨之词,也不开心。咱们休息一会儿。 6 说丁香,无论如何也绕不开戴望舒先生——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 这是90年前诗人戴望舒写的一首现代诗——《雨巷》。 此诗的最大特点,就是在象征性的形象和意境中抒情。《雨巷》描写的形象,明白又朦胧,确定又飘忽。想象创造了象征,象征扩大了想象。这样以象征方法抒情的结果,使诗人的感情心境表现得更加含蓄蕴藉,也留下了驰骋想象的广阔天地。 《雨巷》中,诗人创造了一个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的象征性的抒情形象。显然,戴望舒从“丁香空结雨中愁”等古典中吸取了描写愁情的意境和方法,用来构成《雨巷》的意境和想象。他既吸吮了前人的果汁,又有了自己的创新。 《雨巷》最难得的,还是它音节的优美。《雨巷》共七节。每节六行,每行字数长短不一,而又大体在相隔不远的行里重复一次韵脚。每节押的两次到三次,从头至尾没有换韵。在浪漫的自由诗和“新月派”的豆腐干诗体盛行的时候,戴望舒开拓了音乐在新诗中表现的新天地。 7 在戴望舒眼里,丁香就是一个带着愁绪的姑娘。所以,他把心仪的那个姑娘,也看作了丁香,一辈子也忘不了初恋“丁香菇凉”。 其实,丁香是自然、健康、俊美的。爱丁香的是戴望舒;辜负丁香似的姑娘的,还是戴望舒。 所以,好女别嫁戴望舒,神经诗人不靠谱。 当然,这个诗人不包括豚迷、鸟友周自然先生。他从不负人,他怀人。戴望舒雨巷的情景,勾起他小时候的一些回忆,想起东邻某家女儿中排行第三的那个,现不知所踪。他老家汨罗形容女孩子身体瘦弱、性格内向,叫“丁伤”,或“丁常”,或者就是丁香吧?或者还有青涩的爱情。于是,他写了《南乡子·丁香》:“偶忆儿时伴,可怜楚楚是三娘。姊多父病又饥荒,丁伤,村姥猜伊寿不长。/溪边打猪草,林间私下拜花堂。金枝玉叶我不换,丁香。知伊今日在何方?” 周自然是写古体诗词的。带着枷锁跳舞,他总是神彩飞扬。 我相信,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朵不败的丁香花。自然兄也是。 年少时听到过不少关于丁香的传说,据说找到五瓣丁香的人就能找到幸福。豚迷们应该幸福!闲来无事,就都跑去丁香花树下,认真地在那些四瓣丁香花里寻找去折腾吧。哈哈哈。 .9.13.中秋,于岳阳市江豚保护协会 关于作者: 江豚徐亚平,即湖南日报社高级记者、作家、岳阳市江豚保护协会会长徐亚平。 年开始对洞庭湖生态环保进行跟踪报道,开启其历尽艰险的环保长征。23年来,他聚集近万志愿者保护湿地及珍稀动植物资源,尤其是所创岳阳市江豚保护协会,浴血护豚护鸟,引起国际社会广泛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ocaolong.com/mcltp/8399.html
- 上一篇文章: 丁香花开幸福来青龙山农场的ldquo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