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一学,中药山慈菇台六百九十七
山慈菇 要点速记 山慈菇,中药名。为兰科植物杜鹃兰、独蒜兰或云南独蒜兰的干燥假鳞茎。前者习称“毛慈菇”,后二者习称“冰球子”,别名还有金灯、朱姑、鹿蹄草、无义草等。夏、秋二季采挖。山慈菇味甘、微辛,性凉。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等功效,常用于痈肿疔毒,瘰疬痰核,蛇虫咬伤,瘸瘕痞块。 别名 金灯花、鹿蹄草、山茨菇、慈姑、山慈姑、毛慈姑、泥冰子、算盘七、人头七、太白及、水球子、泥宾子、采配兰。 产地 1.杜鹃兰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地区及山西、陕西、甘肃等地。 2.独蒜兰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及陕西、甘肃等地。 3.云南独蒜兰分布于四川西南部、贵州西部至北部、云南西北部至东南部、和西藏东南部。 采收加工 除尽须根,洗净,清水浸泡2-4小时,取出润透,切片,晒干。捣碎用亦可。。 性状鉴别 1.杜鹃兰的干燥假球茎呈圆球状尖圆形或稍扁平,直径1-2cm,外表棕褐色或灰棕色,有细小皱折。顶端有一圆形的蒂迹;底部凹陷处有须根,须根长约1-3cm,粗1-2mm;腰部有下凹或突起的环节,俗称腰带。假球茎周围被有或疏或密的金黄色丝状毛须及黑色细须。或已将须根及外皮均除去。质坚实,内心黄白色或乌黑色,粗糙。味淡,微香,遇水有粘性。以个大、饱满、断面黄白色、质坚实者为佳。 2.独蒜兰的干燥假球茎呈圆球形或不规则块状,直径1-1.5cm,顶端渐突起,基部脐状,有须根或须根痕。腰带往往在凹入部,故不甚明显,撞去表皮者表面呈黄白色、浅黄色或灰黄色,带有表皮者呈浅棕色或棕色,光滑,或有皱纹及深沟。质坚硬,难折断,断面角质半透明。气微弱,味淡微苦,稍粘。除上述品种外,尚有独蒜兰属植物云南独蒜兰Pleioneyunnanensis(Rolfe)Rolfe(参见独叶白芨条)及山兰属植物冰球子Oreorchispatens(Lindl.)Lindl.(四川)、O.FoliosaLindl.(西藏)等的假球茎,亦作山慈姑入药。 性味归经 味甘;微辛;性寒;小毒。 肝;胃;肺经。 主治病证 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主痈疽恶疮;瘰疬结核;咽痛喉痹;蛇、虫咬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6g;或磨汁;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磨汁涂;或研末调敷。 中药故事王母娘娘的一只宠物小金鹿,由于常年生活在天宫,天宫里的个个角落它都玩遍了,渐渐地它就觉着天宫里的生活枯燥乏味,于是就想瞅机会到天宫以外的其他地方去玩玩,可是这南天门常年都有天兵天降把守。 一次偶然的机会,小金鹿听到天宫里众神议论纷纷:致王母娘娘跟前的七仙女中年龄最小的牡丹因与凡人相恋,违返天规,且屡教不改,王母恼羞成怒,下旨把牡丹仙姑贬到凡间的太白山,永远不准再回天宫。 在天宫的时候,牡丹姐姐待小金鹿最好,这次听说牡丹姐姐被王母贬到凡间,说什么也要去凡间探望。 一次偶然的机会,小金鹿独自在天宫里的后花园捉蝴蝶时,发现守卫南天门后门的天将熟睡过去,还时不时说着梦话,小金鹿轻轻用狼尾巴草捅他的鼻子都没有醒来。于是它便迅速换上了步云鞋,出了南天门,直奔太白山。 到了太白山,小金鹿一看,哇!这太白山上的风景真是太美了,不但有风景如画的山川,清澈的溪水,茂密的原始森林;还有莺莺的鸟语,袭人的花香,各种各样的野果和可爱动物,这里虽然不是天堂,却胜似天堂,就连天宫里神仙们作的山水画,也根本比不上这太白山上的美景。 小金鹿在这里找到了牡丹姐姐,他们尽情的游玩,不知不觉地在太白山上过了一年时间。渐渐地,小金鹿也不愿意回到天宫,它愿意仍然象在天宫一样,跟它的牡丹姐姐在一起,留在凡间,留在太白山上。 话说王母娘娘第二天一大早发现小金鹿不在自己身边,于是掐指一算,原来这小畜生也私自下凡,到太白山去了。王母勃然大怒,命人传来天兵天将,赶快去凡间捉拿这大逆不道的小畜生。 这天,小金鹿正陪伴牡丹姐姐欣赏太白山上的美景,晴朗的天空忽然雷声大震,小金鹿正在奇怪,还是牡丹姑娘眼尖:“小鹿你看”,小金鹿抬眼顺着牡丹姐姐手指的方向一看,发现南天门方向天兵天将正朝着他们两人的方向走来,小金鹿马上明白了怎么回事,来不及向牡丹姐姐打招呼,跃起四蹄使尽神力拼命向南跑去,后边天兵天将猛追不舍,小金鹿跑呀跑呀,一直奔向天涯海角,直到海南岛的南端将要被玉索套住,情急之中,它便顺势倒地化作一个半岛。 后来,人们就把小鹿所化的岛屿称作“鹿回头半岛”,而小鹿奔跑时留在太白山上的蹄印中长出了一种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的草,人们叫它“鹿蹄草”,也就是今天所说的山慈姑。 大量粉丝还没有养成阅读后点赞的习惯,希望大家在阅读后顺便点赞,以示鼓励!坚持是一种信仰,专注是一种态度! 资料来源于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将予以删除(如有雷同,解释权归《脊祥万岁》所有) 脊祥万岁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inglangg.com/mcltp/3225.html
- 上一篇文章: 猫病乳糜胸诊疗技术
- 下一篇文章: 一天一学,中药山慈菇台六百九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