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8月26日),为期40天的“三伏天”终于结束了。科普一下:年三伏天时间:共计40天

年7月17日——年7月26日,为初伏,10天

年7月27日——年8月15日,为中伏,20天

年8月16日——年8月25日,为末伏,10天

什么是“秋燥”

出伏后,由于白天热,早晚凉,昼夜温差加大,气候趋于干燥。在这样的天气里,人的皮肤很容易变得紧绷,甚至起皮脱屑,嘴唇干燥,嗓子发干,心绪不宁,有的人会生出口疮,或者出现咽喉肿痛等症状,还会长出红且发痛的痘痘。“秋燥症”虽不十分严重,但一些病症会使人体免疫力降低,尤其是中老年人,容易旧病复发。

什么是“秋乏”

盛夏时节,由于大量出汗使水盐代谢失调以及胃肠功能减弱、心血管系统和神经负担增加,再加上得不到充足的睡眠和舒适的环境调节,人体过度消耗能量。到了秋季,人体出汗减少,体热产生和散发以及水盐代谢逐渐恢复到原有的平衡状态,人体进入一个生理休整阶段,机体于是出现疲惫感,产生“秋乏”。人往往会变得懒洋洋的,无精打采,哈欠连天。

多吃清心食物防“秋燥”

对付秋燥最好的方法就是多喝水,可在白开水中加盐或蜂蜜,尽量少吃油炸、烧烤以及热性食物,如辣椒、生姜等,这些食物容易上火。可多吃水果、百合和一些滋阴养肺、润燥生津的粥汤。

梨子

水果中效果最好的是梨,梨被称之为“百果之宗”。生吃去火,熟吃润五脏,蒸雪梨加蜂蜜味道可口,还可养阴生津、润燥止渴。滋润五脏,缓解口舌干燥。

甘蔗

甘蔗味甘、性寒,归肺、胃经;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和胃止呕、滋阴润燥等功效。

香蕉

秋天体内水分过度蒸发,加上肠胃功能变弱,不少人都会出现大便干结的情况。由于香蕉味甘性寒,可清热润肠,促进肠胃蠕动,防治便秘,最适合燥热人士享用。痔疮出血者、因燥热而致胎动不安者,都可生吃蕉肉。德国研究人员表示,用香蕉可治抑郁和情绪不安,因它能促进大脑分泌内啡化学物质。它能缓和紧张的情绪,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疲劳。

多吃碱性食物防“秋乏”

为了预防“秋乏”可保持清淡饮食,多吃碱性食物,中和肌肉疲倦时产生的酸性物质,帮助人体消除疲劳。

西红柿

西红柿性微寒味甘酸,生津止渴,凉血养肝,清热解毒。营养丰富,既是菜中佳味,又是果中美品,被称为神奇的菜中之果。《陆川本草》载,西红柿“健胃消食,治口渴、食欲不振。

茄子

茄子清热活血、消肿止痛:每天服用蒸茄子,长期下来,可有效治疗内痔出血,对便秘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医学研究还表明,常吃茄子对慢性胃炎、肾炎水肿等疾病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马铃薯

马铃薯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并含有丰富的钾盐,属于碱性食品。有资料表示,其含量与苹果一样多。因此胃肠对土豆的吸收较慢,食用土豆后,停留在肠道中的时间比米饭长的多,所以更具有饱腹感,同时还能帮助带走一些油脂和垃圾,具有一定的通便排毒作用。

葡萄

葡萄性平、味甘酸,入肺、脾、肾经,有补气血、益肝肾、生津液、强筋骨、止咳除烦、补益气血、通利小便的功效。葡萄中的多种果酸有助于消化,适当多吃些葡萄,能健睥和胃。

当然,秋季除了合理饮食外,还需要保证充足睡眠,尽量早睡早起,同时中午最好能适度午睡;多到户外走走,勤晒太阳,适当做些有氧运动,如散步、做操、爬山、慢跑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ocaolong.com/mcltp/11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