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阳诗人

/01-大寒时节

目录

连 山

今年春天,我变得如此多疑

玫 子

阳光

卢 辉

我一直躲在唐诗里

华晓春

迎客松

一个人在露台喝酒

潘宁光

今年的冬天

青 中

低头的向日葵

鼠 鼠

大寒(外一首)

奕 者

异乡的陌巷(外二首)

施朗普

喝酒

藕的丝

提拔

黄星阳

不停步的早晨

陈兴师

口罩

苏占象

苇园

郑玉珠

冷却肿胀的时间(外一首)

连占斗

它一直是光阴的代言者

卢辉

卢辉诗想(15)(节选)

连占斗

田阳诗话

今年春天,我变得如此多疑

文/连山

好像还没看见它开呢。恍惚间

满山的玉兰,就准备谢了

我断定,它们并不是因为一时想不开

而选择轻生

最严峻的时刻应该过去

现在,那么多草木、鸟鸣、空气……

都报复性地绿了。蓝天下

我和一座山坐在一起,也努力

尝试着返青。这期间

我还看上了一只蝴蝶:

在阳光新建的花丛中

飞舞。但并没有在哪一朵具体的花儿

停下来。像匆忙赶路的人

可它究竟从哪里来,又将到哪里去

今年春天,我变得如此多疑

和爱管闲事。

阳光

文/玫子

远山还没有醒来

一座座高楼看得见我

我却看不清楚他们

我们之间隔着空气

当阳光苏醒时

万物也苏醒了

我却舍不得苏醒

阳光暖暖地沐浴着床

我成了被子的一分子

睁不开沉醉的双眼

我关紧了所有门窗

听不见外面工地的喧闹

学校孩子的嬉笑声

仅让紫外线穿行

普照所有的地土

让我的眼目可以清新些

不再看见新冠

不再听见天使落泪的声音

人类需要五行平衡

需要与大自然相拥

需要阳光的沐浴

走出温室的花

才可以承受更猛烈的风雨

我一直躲在唐诗里

文/卢辉

我比冬天有更多的

秘密,在于我的霜,躲不住你的

月光

于是,我一直躲在唐诗里

就像这个夜晚

我都不愿意离开

李白

于是,我不敢举头

就把祖房后背山的那一枚

画上,李白要酒喝

我就把酒缸

装满

一一题苏蕾同名画

文/华晓春

水声

一如当年红晕

潺潺蜿蜒

月的面庞微醺

一两支桨声

才从彼岸

落进涟漪

如今

舟已泊岸

时光倾尽所有匆匆

落红一遍遍

涂抹天地

水之湄

谁捂着胸口

任寂寞浩荡

一个人在露台喝酒

文/迎客松

我举起易拉罐说干杯

周边那些亮着灯的窗口

齐刷刷伸出吸管

我独自饮尽了一坛月亮

惹急了星宿们关灯叫停

面天席地,我一个人在露台上喝酒

这偌大的一方人间

就是我的宴席,我的小清欢

今年的冬天

文/潘宁光

今年冬天让我

只能躺在有妻子

陪护的床上

等待着一场

节气中的大雪

从福州二院的房顶

落下一片又一片

想象中的雪花

领着我已经

坏死的骨头去寻找

它们浪迹在

茫茫光阴的前世

今年的冬天

还有病房窗外的

三角梅替我

迎来手术后被闽江水

洗干净的晨光

它还让弥漫

在冷风的花香

陪着妻子

掌心的鱼汤

穿过了从大雪到

冬至的站台

只为了留住我

世间的孤寂无依

低头的向日葵

文/青中

我印象中的那棵向日葵

在路旁,它低垂着头

人们都说,它该抬起头向阳生长

而我觉得是阳光的照耀

还不够。来不及验证

这是否有悖常理

这棵向日葵,忽然在风中掉下

大把饱满的葵籽

大寒(外一首)

文/鼠鼠

走过一片菜地:

花瓶菜、盖菜、卷心菜……

绿油油地生长,仿佛看见了春天

大寒。独行。

路旁,红梅点点

它在纸上作画,画鲜亮的色彩

清澈的阳光,穿过它的枝干

无数朵的梅花开了

从空中落下,簌簌作响的声音

是风,芦苇,松柏……还有一只落单的山雀

阳光透过窗的缝隙

他睡着了。

香甜地睡着

他在做一个美好的梦

梦里

他活成一尾鱼

溪水清澈

他吞下一枚下沉的鱼钩

他长出翅膀,追逐一朵白云

他香甜地睡着

紧闭的睫毛

像清晨的霜,粘贴在草叶上

安静纯净。

异乡的陌巷(外二首)

文/奕者

多么诗意的名字。然而

陌巷的多数,生而平凡

如人的多数,生而平凡

从巷子的这头进,那头出

别指望,丁香花一样的

姑娘,从你身边走过

还向你回眸一笑

别妄念,拐进哪扇家门

寻找温暖的寄托

别幻想,有意外的情节

点亮你灰暗的人生

到了出巷口

你像一个老熟人那样站立

冬风并不凛冽

别玩什么深沉

用脚趾抓抓地面

感知此刻吧!

你和陌巷的存在

都是淡淡的欢喜

旅人

只有经过万千个别人的家门

才能找到自己的家门

旅人/陌巷

陌巷的多数,生而平凡

如人的多数,生而平凡

从巷子的这头进,那头出

别指望,丁香花一样的

姑娘,从你身边走过

还对你回眸一笑

别妄念,拐进哪扇家门

寻找温暖的寄托

别幻想,意外情节降临

点亮你平淡的人生

到了出巷口

你像一个老熟人那样站立

冬风并不凛冽

别玩什么深沉

用脚趾抓抓地面

感知这一刻吧!

你和陌巷的存在

都是淡淡的欢喜

旅人

只有经过万千个生人的家门

才能找得到自己的家门

幸福路

在他乡,无论我怎么走

都是走在通往故乡的路上

但远方有光,我还要追着光

是大片的阳光

或者星夜的微光

我都要再走一百里

直到把自己变成一束光

照亮回家的路

喝酒

文/施朗普

因为失眠故

多年不喝酒

朋友说:喝醉了好入睡

我说,喝了更失眠

没人约酒的中午

自信起来,喝了两口

眼睁开时,云雾都散了

纷繁的往事不妒忌酒

有时摧残也是救赎

提拔

文/藕的丝

去珠宝店

给二宝买个平安镯

营业员会聊天

“一定是当爷爷了吧

我见过很多人当爷爷

比当爸爸都高兴”

不停步的早晨

文/黄星阳

你早晨在哪

你心心念念的孩子

啥时候可以回家

小城的太阳有没有雾罩着

满天春菜市的喧闹

是否还一样召唤

你奉献的热情

你早晨在哪

你每天眺望的远方

孩子正放肆着青春

你为之泪流

生命的守护者是不是太劳累

你孜孜的祷告

孩子与英雄一起回家过年

你不停步的早晨

白岩山公园

二零二一年的梅花

已经点点红英

口罩

文/陈兴师

你并不薄弱软柔

是一面厚重宽大的盾牌

前线可挡刀砍斧劈

后方能防冷箭流弹

你绝非简单不起眼

是一个警铃隔音器

受众身上刺耳警报响起

周边的民众

听到的

依然是阳光普照的声音

非常时期

你是救星

苇园

文/苏占象

苇张开十指

牢牢抓住身下的土地

在河滩上建起了郁郁葱葱的苇园

苇舒展着密密麻麻的叶,写尽了荒凉

苇花开的季节

河滩上就有了一大片荡漾的云朵

时不时放飞着闲暇

苇花衬着夕阳

黄昏只卖苍老

后来,来了几只山雀

搭建了几个小窝

雀儿总喜欢站在苇杆上啼啭

自那以后,苇园的旭日便有了朝气

苇园便生动起来

苇园也不再是单纯的苇园

苇园成了鸟儿的家园

山洪来了

苇折了一次又一次的腰

雀儿惊叫着逃离了一次又一次

山洪过后

苇很快精神了起来

家园又一次次地回归静好

冷却肿胀的时间(外一首)

文/郑玉珠

星星的醉意蔓延

夜空袒露情肠

举半杯月色

饮半杯葡萄美酒

影子的肺腑欲言还休

掬一把冷风

冷却肿胀的时间

谁?

在狂野中奔腾

摆渡的人是我

渡船的人是我

言语白如涟漪

迭起的水光

抑或静中有动的月光

大寒的口号

惊动农家小院

烟花分外妖娆

半夜三更

一跃而上

稳刊热搜头条

无眠的人

安分守己

大口吃瓜

探知种子的机密

我不介意

带着体温的鸟粪

一早落入我盈满风霜的袖口

等待春天的心

不管不顾

寻寻觅觅

或许是方寸土地

细微的温热

呵护

渴望冒出的芽尖

一个偏爱伫立树下

观自然时序的人

探知种子的机密

灰白的天空

附身触摸老枝丫

光秃秃的守候

任尔东西南北的自由

蛊惑不了人心

鸟儿一声脆啼

掏出对大地的一片赤诚

如同我心口

高悬的一轮轮火红太阳

它一直是光阴的代言者

文/连占斗

一只蚂蚁在玻璃窗上寻觅

又爬过扶手到墙壁上寻觅

之后爬上柱子

之后爬上屋外的树上

从树干到树枝到树叶

不知消耗了多少时光

跟着一只蚂蚁去闯荡吧

去寻觅吧

去流浪吧

或,不,去生活吧

在那些路途之中

一只微不足道的蚂蚁

或许将被踩死

或许将迷失在光阴里

或许将一直穿梭在苍茫之中

跟着一只蚂蚁去吧

它一直是光阴的代言者

一直是卑微者的领路者

一直是世界的极顽强的部分

 

卢辉诗想(15)

诗歌的魅力,尤其是与其他文学体裁所不同的魅力往往在于“瞬时的永恒”,这就需要诗人具备敏锐的“点”与“角”的察识,很多“大题小作”、“虚题实写”的经典诗篇大多出于诗人用经验的“锐角”,把许多人尘封的“心迹”给于“瞬时”的敞开和点亮。郁葱的《后三十年》就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范本:“大题小作”也只能是诗歌最有“作为”。因为经验的“复苏”与心灵的“放电”这本是相互融通、互为磨擦的“集束力”,这只有以“心灵作主”的诗歌最好为之。郁葱正是随着经验蓄积的“心灵萌动”,在看似一般“经历”的表象中为我们呈现了:“后三十年”一个人在珍爱与记取、挽回与无常中的“豁达”。

李元胜的诗的最大特点是它的“不可复制性”,它的语词总有一种魔力和磁场,总在你渐次打开的“惊动”中慢慢的征服你,使你不得不“粘附”在他的诗中,被置于“异质”却又“温情”的语境中。

我一向认为诗歌的“高致”得益于诗歌的“神性”。诗歌的神性当然可以是物我两忘的“禅悟”、可以是万念超拔的“咒语”。但是,这些“形态”的神秘感仿佛离常态化的生活有一层“隔膜”,是一种高处不胜寒的“灵光”。因此,如何在生存常态中去体悟一种“高致”,这是许多诗人追寻的目标。大解的《北风》就为我们提供了从常态引入“非常态”(神性)的诗歌样板,这才是我最想推崇的“神性”。大解的《北风》是一首“经验”与“感念”相互胶着的一首诗,这里的经验是诗人对生命莫名的“敬畏”引发的,正是因为诗人在生活常态中保持有一颗对生命“无常”、“我在”、“我喜”、“我忧”、“我思”的心态,诗人的经验积淀才富有“创生力”,才有能力去“感念”一番,进而达到“高致”。

诗歌,由经验到感念的漫溢,由此而演绎出的“神秘感”,总让人在生活的底层联想到在生活之外另一个维度空间的“牵引”与“召唤”,这便是这首诗的魅力所在,也正是我喜欢大解近几年一直孜孜不倦为我们所呈现的来自生活和人本的“精神原态”和“生命愿景”。

(待续)

田阳诗话

文/连占斗

1.年1月16-18日,是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我作为县高招办的工作人员,是我的本职工作。每天早上我必须于7:00到达工作场所,因此,便于6:20前出发,先到白岩公园门口观察、写诗,因为从年3月起,每天早晨都创作一首诗发到朋友圈,这个习惯不能改变,这三天也要坚持,这才是常态,否则我会于心不安,除了特殊情况。清晨里,天蒙蒙亮,树丛上凝聚着一层白霜,更是难道一见,也是入诗的好内容啊。1月24日,福建文学副主编石华鹏发一道信息给我,说他的文章引用好我的一首《曙光不请自来》,是否允许?我一看,本诗是1月17日早晨创作的,那天他刚好在德化县,从朋友圈读到了本诗。我感到非常荣幸与欣慰,石华鹏是著名的文学评论家、作家,我们是好朋友,想不到竟然引起他的共鸣。当然,我又立即意识到,这是兄弟之间的关照啊,未必是我的诗好。当然,这也更坚定我的创作信心。

2.年1月23-25日,是福建省新高考适应性考试(八省联考),我作为县高招办的工作人员,更是我的本职工作。1月23-24日,我必须于7:50分前到达大田一中考点,我用完早餐,便于7:00左右赶到白岩湖,进行诗歌创作,发到朋友圈,1月25日,我必须于7:20分前到达大田一中考点,我便早早起床,一边煮饭,一边创作,发到朋友圈。用完早餐后,于6:50左右赶到一中,来到文昌阁下,四十年前,我在这里求学,如今我的小儿子也在这里求学。我便急切地拍照,刚好一位男同学来打扫卫生,他仿佛就是我的身影,我便立即创作,又发了一首到朋友圈。

母校永远牵动着我们的心,我只能用诗歌表达我的敬意。

3.收到我的第八本诗集《一湖之水》,封面设计、装帧效果我比较满意。于年2月寄出书稿,历经近一年时间才出书,如今出书不易。虽然是自费出书,我想只要喜欢,就出吧,管它什么成本呢,如今我们都是衣食不愁之人啊。

4.卢辉告诉我,三明文友要编将现代诗歌与传统诗融合在一起的刊物《三明诗评》,要我参加,写一写诗歌评论。我欣然同意,我把每一次机会都当成练习,要勇于亮相,敢于试水。事实上,人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成长、成熟。

5.1月26日,星星诗刊原副主编、其名诗人李自国发信息给我,要我的地址,他说新书出版了,要寄给我。去年10月,我们在明溪县相见,他一真肯定我的创作,我非常感激他。我们相忘于江湖里,但相会于诗歌中,相记于诗意中。

6.小说需要细节,越细越生动。事实上,诗歌也需要细节,意象就是从细节中产生的。坚持用意象说话,就是每一首诗都要去寻找细节,或者从细节和入手。细节就是一首诗歌的肌肉,越丰满就越成功。

7.诗歌的落脚点在瞬间的体悟上,而不是大场面的铺排。因此,诗人是时光的觉悟者。

8.诗歌的言说可以内敛,可以开放,但一定是留白的,一定是言此及彼的。

主持编辑:连占斗

邮箱:fjdtlzd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ocaolong.com/mcllx/8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