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飞古镇中秋舞龙的民间传说
舞狮舞龙是鸿飞古村传统的民间习俗,每年的中秋佳节,村中总要举办舞龙活动。民间传说舞龙与大青山上的龙王庙有关,大青山上有一座古老的寺院,名青山寺,民国许承尧编《歙县志》时记:青山寺,在鸿飞青山岩麓,明成化十六年重建,嗣有左昌寺(在与鸿飞隔十余里的霞坑柳亭山)僧如中因寺毁,迁于是寺。清嘉庆间僧守文建西极阁,咸同间毁于兵,仅存方丈。光绪十一年僧远莲募建观音堂,近僧来鸿募建地藏殿……相传青山寺为五台山下院,青山岩下的青山寺大佛台是文殊菩萨讲经说法的道场。文殊菩萨往来于五台山与大青山之间,常以雄狮代步。文殊菩萨讲经,自然听者甚多。为安全起见,文殊菩萨来青山寺讲经之时,便要为自己的坐骑(凶猛的狮子)找一个关藏的地方,以防其伤害地方百姓。恰巧位于鸿飞村西面的洪琴村前山下脚下有一个天然石洞,那里非常安全,于是文殊菩萨每逢来大青山地区讲经,便会跟石龙洞中的龙王爷商量,能不能在讲经期间暂借石龙洞给狮子安身,龙王爷一听,满心欢喜,正好随大众听法。文殊菩萨讲经的时候呢,就暂且住在大青山上的龙王庙里面,法会期间还能消受大众的供养,多美的事情啊。所以当地人也将石龙洞称为藏狮洞,为了不让狮子无聊,龙王爷还送给狮子一只石球在洞边玩耍备注:此石球毁于文革。 文殊菩萨讲经日久,约定的时间到了之后,狮子就会跑到鸿飞村头来催促文殊菩萨回五台山,因被铁链所困,所以常常是跑到鸿飞村西头水口林处就不能动了,只好伏在那儿耐着性子听文殊菩萨继续讲经说法,一直待到文殊菩萨说完法为止。村西水口林雄狮闻法处是古镇鸿飞的胜景之一,如果您走过路过鸿飞,可不要错过欣赏哦。 待到文殊菩萨离开了大青山之后,这石龙洞也就算是还给了龙王爷,谁知这龙王呆在大青山的龙王庙里时间久了之后,也住自在了,整个法会期间,每天都有精美的供品等着它去享用,所以有点乐不思蜀,不想回洪琴石龙洞去住了,村民们也没办法,这请神容易送神难,大伙一合计,坏事,万一哪天龙王庙里没有了供品,这龙王还不发怒?思来想去,最后想想还是去找青山寺中的高僧戒毛师父帮忙,戒毛和尚就出了个主意,就是到中秋节那一天用嬉草龙的方式将龙王请回洪琴石龙洞。中秋节那天,村民们按照戒毛师父的安排在石龙洞口摆上了供品,着手准备嬉草龙,他们将稻草捆成一条大辫子,放到水里浸一下就拿起来摔打,村民们用这种摔打起来啪啪作响声音,来吸引了龙王的注意(这种活动当地人俗称打百步)。 同时百姓嘴上喊着百步山,百步山,百步之外龙王家,随后就敲锣打鼓放起了鞭炮,同时由一名壮汉撑着龙头,在村庄里面到处遨游,这草龙是用稻草扎的,龙身为一节一节的,每节约有一米多长,节与节之间用草绳连着,连同龙头,龙尾约二十多米长,龙头大而威武,龙角竖立,张着血盆大口,龙身遍插香火,很是好看。龙王庙中的龙王听到这一番动静,心生欢喜,也赶过来凑热闹,待草龙附上真龙后,村民们沿着鸿飞村西边的石板路,抬着草龙走到四角亭外的石桥上,将草龙扔在石桥下游的河道里,意思是送龙王回家,待到龙王发现上当之后再想回龙王庙时,被四角亭里的护法菩萨挡住了去路。龙王如想再吃美食只有等到来年文殊菩萨来大青山讲法的时候了,现在还是老老实实地回到洪琴石龙洞里面好好修行去吧。故事讲完了,各位朋友如有兴趣,可以去鸿飞洪琴实地考察一下百步山,石龙洞及雄狮闻法处。 青山书院初创于唐朝,清末太平军进入徽州之后,毁于战火,年重修青山寺的心灯禅师悲悯这一方苦难众生,发大愿重建青山寺和青山书院。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ocaolong.com/mcllx/794.html
- 上一篇文章: 竹之拖斯简养干往覆卡碱浸传陆挑视碳抛贫何
- 下一篇文章: 光影乡曲下篇不可不知的千岛湖最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