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快乐一起来猜谜了
八月十五夜玩月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中秋源起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根据我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 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北宋京师。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秋佳节猜谜语老驿站专门整理了一些灯谜 亲们都能猜出来吗? 看下面 ↓↓↓ 第一波 1、他有你没有,地有天没有。 2、运动会上都有。 3、腿细长,脚瘦小,戴红帽,穿白袍。 4、尾巴一根钉,眼睛两粒豆,有翅没有毛,有脚不会走。 5、一口咬掉牛尾巴。 6、人对人。 7、年纪并不大,胡子一大把,不论遇见谁,总爱喊妈妈。 8、一位游泳家,说话呱呱呱,小时有尾没有脚,大时有脚没尾巴。 9、一物生来身穿件衣,每天脱一件,年底剩张皮。 10、大雨下在横山上。 第二波 1、卷帘人道雨过天晴打一七字常言 2、夜夜看落花打一礼貌用语 3、庄生晓梦相迷,望帝春心打一词牌名 4、再掀昔日红学热打一成语 5、天黑之前闲不着打三字常用语 6、童年时光已忘怀打七字口语 7、渔打成语 8、引起公愤打四字常言 9、最后一着打多字口语 10、请坐说话打法律词 第三波 1、爱好好旅游(打一成语) 2、盲人摸象(打一成语) 3、蜜饯黄连(打一成语) 4、会计(打一成语) 5、快刀斩乱麻(打一成语) 6、翘翘板(打一成语) 7、遇事不求人(打一成语) 8、脱粒机(打一成语) 9、四通八达(打一成语) 10、一块变九块(打一成语) 11、节日的焰火(打一成语) 12、伞兵(打一成语) 13、哑巴打手势(打一成语) 14、初一(打一成语) 15、农产品(打一成语) 第四波 1、早不说晚不说(打一字) 2、上下一体(打一字) 3、半导体(打一字) 4、内里有人(打一字) 5、两点天上来(打一字) 6、池塘亮底(打一字) 7、雨(打一字) 8、刃(打一字) 9、思(打一字) 10、武(打一字) 11、四个晚上(打一字) 12、入门无犬吠(打一字) 13、半耕半读(打一字) 14、弹丸之地(打一字) 15、凤头虎尾(打一字) 中秋快乐合家团圆 怎么样? 能猜出来嘛?? 小编祝亲们中秋节快乐、快乐、快乐哒! 重要的事说三遍! 哈哈,答案明天见! 看看聪明的小伙伴们能猜出多少个哦 留言给小编吧! 领导说了 亲爱的您留个言点一个 小编工资就涨1毛!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ocaolong.com/mcllx/599.html
- 上一篇文章: 革命的摇篮井冈山我们来寻找信仰的力
- 下一篇文章: 中秋节竟是这样来的一起穿越,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