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中的自行车

文/赵琳玲

几日来阴雨连天,夹裹着冷飕飕的西南风不停地侵扰着北方地区,给上班和出行的人们带来诸多不便。清晨我把女儿急匆匆送往幼儿园,又急急忙忙赶着去学校上课。望着空中的雨幕与黑压压的云天,不晓得休息止步的“挠心雨”,看来一时半晌是不会停歇的,它也不理人们的厌烦。在紧张而繁忙的工作里,我很讨厌潮湿、溜滑、阴暗的雨季。正当我撑着伞烦心前行的时候,迎面费力地挤开雨水,滑过一辆自行车,车上一前一后载着两个小孩,都穿着“袋鼠式”的雨衣,老人用力地蹬车前行,把街水划成一道泛水花的污水沟。自行车走过后,雨水便很快汇合在一块。孩子们乖乖地缩在雨衣里,清朗稚嫩地唱着儿歌。我只能看到毛乎乎的头发及快乐的大眼睛一闪一眨。瞧得我心头为之一恸,烦躁的心绪宽松了许多。想必,这位老人,也是急着要送孙儿们去幼儿园上学。随之,我想起自己小时候,父亲不也是这样急匆匆骑车费力驮着小小的我去学校吗?我清晰地忆起:那时下的雨,似乎比今天还要大。父亲来接我与哥时,总是先把前后座筐里的塑料布拿开,把我轻轻抱到自行车前杠的小垫上,再用雨披把我包得严严实实,只露着眼睛与鼻孔。然后让哥坐上后座垫,拿着打开的伞。尔后,他自己一直赤脚踩着雨水、推着我俩前行。我呆在雨衣里感觉很舒适、很暖和,却也不安分,挣扎着伸出手去接雨点玩。有时冷不丁问爸爸:“看!雨水灌进您的脖子啦,您冷吗?”父亲总是笑着说:“冷啥哦,我的孩子!你在前面给我挡着雨呢!”哥在后面说:“才不是呢,快看爸爸后背都湿透啦!小小的你怎么能挡得住大雨呢?”是的,雨,一直在起劲地下着,我与哥有伞有雨衣不会湿的,而爸爸在水里推着我们俩,偶尔搭一下雨伞,被伞上的雨水弄得更湿了,怎么能不冷呢?后来,我渐渐长大了,上了初中,我学会了骑自行车。下雨天,父亲仍然来接我。爸爸说过:“姑娘家,大人永远不会放下心的。有空没空都必须接哦,也有个陪我女儿一路说话的。”初中高中该回家的日子,父亲风雨无阻,一直等我放学后接我回去。上学的日子一去不复返;父亲接女儿——总算放下了这个任务。再后来,大学毕业,有了工作,风雨人生路,都要独自去面对去体味去实践去闯了。父亲也带着对女儿悠悠的无限牵挂和拳拳的父爱,到另外一个世界里去了,我却在今天的雨幕里,依然能感受到父爱的温馨。那老大爷穿着袋鼠式雨衣的自行车影子,早已飘远,可我的心底却很温暖、激荡。透过雨帘,凝视着前方,我仿佛依稀能看到滂沱雨幕中,父亲佝偻着身子,打着雨伞,等在我们教室楼下,只为了陪上完课的女儿一路回家,递给我雨伞不让我淋湿,父女俩一同说笑着走回家去;多少个雪飘寒冬夜,父亲一直等在传达室外面黑乎乎的墙一隅,静候我下晚自习后一同回家,他总怕我一人路上出事。爸爸那瘦小了很多的身影,拿着给我穿的御寒衣,不停在原地来回转动着。因为父亲风湿腿痛病多年了,站着腿就发麻发僵......泪水涟涟中我独自走在潮湿、阴冷、溜滑的雨水街上,我眼前好似展开一条宽阔平坦干净的前方大道,通衢而明亮;心中仿佛看到一轮温暖而火红的太阳,升起在西天之际,远在天国的父亲,怕我湿滑,怕我身冷,把光辉照耀在女儿我身上。放心吧,我朝思暮想的爸爸!女儿现在已经真正长大,能够照顾好自己,能够撑起一个家的天,能够坚强面对艰辛苦难的人生之路了,您不要再牵挂!我大踏步走在大街上,心胸豁然开朗,渐渐喜欢这雨天了。本期编辑:仲阁作者简介

赵琳玲:山西省原平市同川人,教师,毕业于山西大学化学系,曾在范亭中学、原平一中任教,现已退休。性格开朗,业余时间喜欢写作。

草根文化园caogenwenhuayuan

本平台属于公益平台(无稿费),致力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播和文学创作!

《草根文化园》,百姓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ocaolong.com/mcllx/5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