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根的寻觅与守望
年的夏天,背着简单的背囊,怀着满腔的热情,我走进了大山深处一所瑶寨小学……那一年,我师范毕业,正好18岁。 校长看我年轻有干劲,便把学校的六年级一个班交给了我。让我担任这个班的班主任,教这个班的语文。那个年代,大山深处的我们手头连一本教学参考书都没有,手里捧着那不算厚的语文教材,我怎么也想不到要用这本书教上一个学期的办法。 学校的一位老教师很热情,允许我走进她的课堂里去听课。我记得自己听的第一节课是《挑山工》,一篇五年级的课文。老教师让学生读一遍课文,然后是齐读一遍生字,接下来便给课文分段,让学生跟着老师抄写段意,最后分析一下挑山工的精神,讲到我们要向挑山工学习之类的教育便下课了。 我突然记起自己上小学时,语文老师就是这么给我们上课的。哦,原来上语文课并不难嘛! 于是,我照葫芦画瓢,每节语文课都循着读课文,认写生字,讲解段意,分析精神或思想感情这样的套路上下来。因为有了固定的模式,我备课倒也轻松。 但大半个学期下来,我分明感受学生的厌倦及沉默,枯燥无聊的语文课堂让我自己都觉得无趣无味。期末考试,学生满卷的“×”,不到65的平均分让我更是无地自容。 语文课可不可以上得不一样?有没有办法让学生爱上语文?爱上语文课?…… 工作第二年,从同学口中得知首府南宁在举行“绿城之春”全国名师教学观摩活动,很精彩。于是,我主动向校长请假,要去省里听课。小小的乡村教学点,学校连最基本的教学资金都没办法保证,更不要说为我的外出听课学习支付好几百元的听课费,路途费。好在校长通情达理,说只要我自己掏腰包付钱,就让我请假去听课。于是,每月工资不到元的我为了自费去南宁听课,花光了好不容易攒下的五百多元的所有积蓄。 虽然积蓄花光,但仍然异常兴奋。我记得当时印象最深的是一节课是窦桂梅老师的《再见了,亲人》,窦老师深情地朗读,忘我的投入,让我第一次发现,原来语文课竟然可以上的那么精彩。 回到学校后,我开始苦练朗读,每次备课时自己必定把要教的课文读过好多次。课堂上,我抛开老教师教给我的上课套路,尝试着带领学生朗读,一遍又一遍地朗读。那时我有了第一台录音机,找了几本钢琴曲的磁带,遇到优美的课文,便拎着一台录音机到教室里,带着学生在钢琴曲的伴奏下读。 乡下的孩子普通话都不太好,但他们依然能感受到这样上语文课很好玩,有时候也会不自觉地投入到文字中,感动着,沉浸着。 记得那一年学校举行讲故事比赛,我班的两位参赛选手分别获得了男女生组的第一名,同学们异常兴奋,都忍不住向其他班的同学炫耀:还不是我们的课文读得好吗! 从朗读教学中尝到甜头的我,开始私下摸索起语文教学的门道来。我抓住每周一次来学校送报纸的邮递员,让他给我暂时赊账订阅了《小学青年教师》。这是我从教生涯的第一本教学杂志,这本教学杂志有让我如获至宝的感觉,最喜欢的是上面有一些教学设计,我可以照搬来用,有时效果还很不错。 记得第一次参加乡里举行的教学比赛,我上的《詹天佑》一课,就是照搬这本杂志上的设计而获得了二等奖。回到学校后,欣喜之情溢于言表,便引来不少教师羡慕的眼神。 虽然获奖,虽然当时的语文课上得与学校的老教师有点不一样,但是我知道,我的课堂还有好多的不足。比如班里的学生的错别字总是层出不穷,学生对生字认读完全提不起兴趣,一到抄写生字就叫苦连天。 我想:是不是每个生字抄一行,每篇课文十几行的生字抄写过多了?于是,我对学生说,只要一笔一画地抄写生字,每个字写三遍就算过关了!学生欢呼雀跃!作业本交上来,字迹确是工整了不少,但错别字却丝毫不减,一个个赫然显现在作业本上。 …… 时间晃眼到了年,此时的我已经调入了县城的一所小学任教,并通过了层层遴选,成为自治区园丁工程班的一名学员。在园丁工程班的学习时间,我发现一位五十多岁头发斑白的老师给我们上课特别有意思。他给我们讲课程理念,还结合很多课堂实例,现场演绎。特别是他讲识字教学的时候,结合汉字的字源进行讲解,特别形象生动,使人难以忘记。后来我才知道,这位老教师便是黄亢美先生。黄老师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教授,文字学家,上过不少的课,写过不少的文章。我听黄老师的课特别用心,笔记也记得密密麻麻,下课还抱着书本向黄老师问来问去…… 后来,我成了黄老师门下的一名弟子,再后来我到广西师院的研究生班学习,进一步系统学习汉字知识,便也常常能聆听到黄老师的谆谆教诲。老师常说:“语文课要有语文味,不要今天上成地理课,明天上成品德课,语文的根应是语言文字。语文课要带领学生在语言文字间走个来回,语文好像一棵树,根基扎深了,扎牢了,才能长成参天大树……” 我常常不断地回味咀嚼老师意味深长的话。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也时刻保持清醒的认识,理性的思考,牢牢把握语文的根,引导学生在一篇篇课文中学习语言,儿童白癜风的原因陕西治疗白癜风医院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inglangg.com/mcllx/3203.html
- 上一篇文章: 编织服务网,发挥草根团队作用滨
- 下一篇文章: 一次参展,五年无忧上千家企业荟聚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