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哪个医院看好 http://baidianfeng.39.net/index.html

上杭“打香灯”,又名“舞香龙”、“秆龙灯”,流行于上杭中都、蓝溪、庐丰等乡镇。

香灯,是用稻草扎制而成的草龙,由龙头、龙身、龙尾三部分共十一节组成(其中龙身为九节),另有诱龙的宝珠(简称“诱珠”)一节,每节扎上把手,以便舞蹈。每年的大年初一刚过,主办方就会挑出村中十几名强壮的年轻后生组成香灯队。香灯队一旦成立,队员就到在村中的祠堂或祖屋内制作香灯,一般只需半天时间,就能够制作完成。

初二晚上,吃过晚饭,后生们每人执一节“香龙”,伴着鞭炮声,从宗族祠堂内慢慢地“游”出来,来到祠堂门前的大草坪上,在富有节奏的鼓点声中,“诱珠”在前面挥舞着,龙头随之舞动,龙身蜿蜒起伏,全身插满香火的香龙发出片片鳞光,如流星起落,煞是好看。舞龙需来回穿插,调换方向,耍完东西南北,还需在紧促的鼓声中冲进堂里拜一拜,出来后才可告一段落。在自家族姓的祠堂吹打完一个曲牌后,才可向另一个祠堂或祖屋“游”去。‘

在每游完、舞完一个地方后,香灯都有几分钟的休息时间。休息时,香灯身上插的每炷香都会被东道主家的妇人或邻家主妇争先恐后地拔去,换上新点燃的香火。她们把拔去的每一炷香分别插在自家的厅堂大门、谷仓门上、猪牛栏门上等,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同时,各家也会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给点香火钱。

打香灯一般由二十人左右表演,但在有些山区,香灯队的阵容较大,多至五六十人,队伍分为舞龙组、花灯组、锣鼓组、后勤组,每组分工明确。花灯组是配合凑热闹的,由童男童女担任,各执一灯,有鲤鱼灯、八卦灯、马灯、宝莲灯等,走在队伍最前列;锣鼓组排在花灯组的后面,按照固定的锣鼓经敲锣打鼓,时急时缓,时重时轻,舞龙队员根据鼓声的韵律、节奏进行舞龙。打香灯一般要到农历正月二十才结束,最后一晚闹完后,就将香灯送至河溪边焚化成灰,让它顺着河溪水流去,以示龙回归大海。

香灯一般用稻草、木杆制作,出于安全考虑,龙头部位现多用干电池灯泡作“龙眼”,伴奏乐器主要是锣鼓。因有香火插在龙身上,服装须用不易烧坏的布料制作。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ocaolong.com/mcllx/11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