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看白癜风的最好医院 https://yyk.39.net/hospital/89ac7_labs.html

快过年了,很多朋友们都在赶着回家见爸妈,那我们今天就聊一聊母亲的艺术,背儿带。正好过了年,我们的艺术馆也要拆掉了,就当作是辞旧迎新的一个仪式吧。

艺术馆曾展示的很多民族地区的刺绣和织锦,大部分都是背儿带。背儿带在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生活中非常常见,除了实用,妈妈们也在背儿带上倾注了对孩子爱意与祝福,因此无论刺绣还是纺织都堪称精品。背儿带,是用来包裹和背负幼儿所使用的物品,又称“小孩背儿带”、“娃崽背儿带”或“背扇”,有辈辈(“背”)传代(“带”)之意。作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件之一,背儿带被赋予了更多实用之外的情感因素和文化内涵。

那些色彩斑斓、巧夺天工、形制各异的背儿带,寄托着母亲对孩子的爱与祝福,是女性勤劳智慧的象征,承载着种族繁衍和民族兴旺的美好期盼,更是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

背儿带纹样大多是由一些基础纹型演变而来,其取材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存环境,包括山川、河流、日月星辰、花鸟鱼虫等。在不断发展、进化的过程中,这些自然界的物象通过人们加工,形成各种独具特色的图案纹样,大致可归为植物纹、动物纹、自然纹、几何纹等。

大自然的景物带给人们无穷的艺术创作灵感,题材包括蕨类、草蔓、藤葛、树木、花卉、果子、农作物等。人们选取植物花卉作为图案的原因,除了百花争艳、赏心悦目外,最主要还是因为植物花卉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繁殖力,寓意女性怀孕得子,具有族群强大的象征意义。这其中,又以莲花、石榴、八角花、葫芦等纹样最为普遍。

据《中国花经》记载:石榴别名安石榴、若榴等,原产中亚的伊朗、阿富汗等中亚细亚国家。公元前1世纪前引入中国,因一果多子,古人以“榴开百子”比喻“百子同室”,是世人公认的求子图案。白族的打籽绣花鸟纹背儿带,其上绣有石榴纹样,果实与花蕾呈对称状,石榴的果实、枝梗、花叶无穷地交织、穿插、缠绕,组成了连续交织的装饰图案,寓意多子多福。

动物纹与西南少数民族的生存环境和生活习俗息息相关。大到老虎、狮子、大象、猎豹、豪猪,小到山猫、猿猴、水獭、松鼠甚至小鸟等图案都是西南少数民族背儿带上常见的主题,包括有牛、狗、兔、鸡等与人类生活紧密相连的家禽家畜也常被用来作为纹样图案。这些逼真形象或夸张变形的动物纹样,凝结着妇女对美的追求,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蝴蝶纹是西南少数民族中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纹样图案,壮族、苗族、侗族、水族、毛南族都擅长用蝴蝶纹表达对孩子美好祝愿。这种祝愿,源于一个古老美丽的传说:在古时候,太阳又毒又辣,把一个在田边玩耍的孩子晒昏了,这时飞来了一只美丽的大蝴蝶,张开翅膀把阳光挡住,孩子在蝴蝶的保护下得救了。从此,水族便将蝴蝶视为一种吉祥物,把其绣在背儿带上,以保护孩子健康成长。水族的马尾绣背儿带上常常会绣有一只美丽的大蝴蝶,贵州三都县都江镇的一名水族妇女在黑色的底布上,使用缜密复杂的马尾绣技艺,绣制了蝴蝶、花卉等纹样,表现出非常浓郁的当地文化及民族特色。

西南少数民族崇拜“龙”的历史悠久,至今在他们的服饰纹样中,仍保持着各种龙纹的图案。与中原文化中象征长寿、权威、神秘和尊贵不同,在他们心中,龙代表友善,是乐于赐福于人的神秘之物,龙不仅不会令人敬畏,反而是能够与人融洽相处的朋友。侗族背儿带上的龙纹图案,形态自由、丰富、多变,代表了侗族人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祈愿和憧憬。

太阳、星辰、月亮等是西南少数民族背儿带中经常表现的主题。大量的日月星辰图纹,也说明了当地民族对大地天象的敬畏和崇拜。这些千奇百样的自然纹样,不再只是视觉美观的满足,而是成为一种具有穿透力和感染力的文化图符。侗族背儿带中运用太阳纹样的情况十分普遍,有的以具体表象直接反映,或是光芒四射的八角太阳纹,或是采用太阳纹的构图,或是象征性的太阳纹,或是取其化身的蜘蛛纹等。侗族认为太阳是万物之灵,把光和热赐予大地和万物,把太阳纹样绣在儿童的背儿带上,是希望太阳成为儿童的保护神,保佑儿女逢凶化吉、健康成长、幸福吉祥。

铜鼓纹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始终作为富贵和权势的象征。通常,在铜鼓的鼓面中心,都绣有太阳图案,这是铜鼓纹最基本的装饰纹样,也是识别铜鼓纹类型的标志之一。这件蜡染背儿带,太阳纹处于鼓面中心,有光体、光芒和围绕这个中心层层散开的涟漪状光环晕圈,光芒呈锐角状,辐射散开。更富深意的是,正中央的太阳纹正好可以覆盖在孩子的头部,对孩子形成一种庇护,体现出母亲为孩子祈求庇护的细腻情感。

几何纹是一种形象的或象征的表述艺术,属于原始纹样。“或记录远古的神话、或描写始祖的传说、或记述民族迁徙的历史、或展示传统文化的种种事像,具有极其深刻的内涵。”相较于写实图纹的线条灵活、惟妙惟肖,几何纹精致缜密、工整规律,保留了文字创造之初,先民们天真淳朴的思想。如贵州从江地区的侗族,其居住于山区,井泉是供应他们日常生活的重要水源,因此天性崇水爱井,常以“井”字作为背儿带纹样的创作主题,意在祈求子孙繁衍兴旺,有如常流不息的井泉。

背儿带文化之所以能够传承数千年,至今仍在民族地区生产生活中发挥主要作用,这是与当地的原始信仰和育儿传统分不开的。在人们心中,子孙后代的健康成长关系着一个家族甚至一个民族的的兴旺和发达。

美丽纹饰背后蕴含的福禄绵延、子孙满堂、代代兴旺等美好愿望,是父母对心中挚爱的殷殷期盼和祝福,也是妇女勤劳智慧的象征,更体现出独特的民族情感、信仰和文化。

今天是工作日的最后一天,有很多人都会赶坐晚上的火车,在这里和大家分享背儿带,希望母亲的祝福永远与我们同在。

于视乎丨我们只能展示美好,对吗?

于视乎丨你们的青蛙还没回家?我建议你去这座博物馆找找

于视乎丨用《让木乃伊跳舞》的方式打开大都会博物馆的招聘启事

于视乎丨单士元先生与我的博物馆理想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ocaolong.com/mcllx/11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