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师如何撰写优秀的教学设计以部编
语文教学是一项特殊的实践活动,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如何使自己的教学设计达到最优化的效果,这是许多青年教师的努力目标。语文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影响教学设计的因素也有很多,每一篇课文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所以教学设计也就具有色彩缤纷的个性化,那么如何雕琢出一节优秀的教学设计呢?下面以《丁香结》一课教学为例,看一看如何思考和撰写一篇优秀的语文教学设计呢? 一、把握单元整体目标: 1、单元主题是“背起行装出发吧,去触摸山川湖海的心跳” 2、语文要素是: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习作时发挥想象,把重点的部分写得详细一些。 二、认知编者编写意图: 本单元的四篇文章《草原》《丁香结》《古诗词三首》(宿建德江、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花之歌》。这四篇课文,三篇紧扣主题,写了作者游览山水田园自然风景以及感受,而唯独《丁香结》与单元主题有所偏离,它是状物抒情,借助丁香结表现自己乐观豁达的心态去对待生活中的坎坷。因为这一课主要是为了完成语文要素这个教学目标:阅读中的联想和习作中的想象。 三、分析课文主题内容: 《丁香结》的作者宗璞描写了城里街道旁、宅院里、城外校园里、他住了三十年的斗室外丁香的不同形态,表达自己对丁香的喜爱赞美之情。最后写到丁香结是每个人一辈子中都有的不顺心的事,而我们要用乐观豁达的心态去对待。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主要写描写了城里街道旁、宅院里、城外校园里、他住了三十年的斗室外丁香的不同形态。 2、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丁香的?赋予了丁香怎样的情感? 作者从丁香的形状(星星般的小花,许多小花形成一簇)、颜色、气味(淡淡的幽雅的甜香)等方面描写,赋予丁香灵动优雅、洁白无瑕、可爱芬芳的情感。 3、古人对丁香寄寓着怎样的情感?怎样理解作者引用的古人的诗句,引用它有什么作用? “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这两句诗中把花蕾丛生的丁香,喻人愁心不解,丁香在古人的眼中就是惆怅的代表,愁思的象征。作者引用古诗句有利于表达自己的感情,使意境更加优美。 4、什么是丁香结?它有什么象征意义?作者为什么要把丁香花比作丁香结? “丁香结”的本义是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象征意义是人生中不顺心的事(愁怨)作者把丁香花比作丁香结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丁香花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二是丁香花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 四、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ocaolong.com/mclcf/6006.html
- 上一篇文章: 短诗大赛新诗年度诗人提名奖下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