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端午还在争论南咸北甜你OUT了
北京有效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在哪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 今天是五月初五端午节 空气里时不时飘来 艾草混着粽叶的香气 您家的餐桌上是不是摆好了 红豆、蜜枣、黑米 草莓、芒果、巧克力…… 鲜肉、腊肠、咸蛋黄 辣条、螺蛳粉、小龙虾…… 甜粽滋味甜蜜 咸粽用料重磅 关于端午节,你了解多少? 一起来看看吧~ “仲夏端午。端者,初也。” 西晋《风土记》中的记载 可能是“端午”一词最早的出处 但作为传统节日 端午节始于春秋战国时期 迄今已存在了多年 时至今日 端午节仍是中华民族 四大传统节日之一 关于端午的来历有很多种说法 我们最熟悉的说法是 为了纪念诗人屈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每到农历五月初五 无数中国人都会想起那位 奇服高冠、戴长剑佩珠玉 行吟于荆楚大地之上的诗人 端午节不仅蕴含了中华民族 正直磊落、忧国恤民的人文理念 更包含了人们遵从自然律令 趋吉避害的生活智慧 千百年来 关于端午的各项习俗 也流传至今 端 午 1、挂艾草与菖蒲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民间认为艾草有辟邪、招百福的作用,端午期间挂艾草于门上,年年相传,遂成端午风俗。艾叶是草本植物,它的气味能杀虫灭菌的;菖蒲叶片呈剑型,插在门口可以避邪,可以斩千邪,插在门口,还可使身体健康。最好在下午三点前插好。 别再挂错端午节分清“艾”与“蒿” 古人在端午节悬挂艾草、菖蒲和蒜头,用来避毒虫、免疾病、消病毒。艾草可熏香、除蚊,生长广泛,颇为易得,深受群众喜爱。“艾蒿”二字虽为人们常用,但艾草和蒿草实际是两种植物,采摘时要注意分清。 艾草和蒿草都属菊科,都喜欢生长在田埂地边、池塘边等土壤水分丰富的地方。艾草茎秆粗且高,叶片肥厚背面有白绒毛,气味清香,类似艾灸时艾绒的味道,广泛分布在我国大江南北。有的艾草形态虽略有差异,但药效大致相同。 而容易混淆的蒿草茎秆细且不高,叶片狭长薄而滑,气味微臭,生活中常把它称为“水艾蒿”,学名“蒌蒿”。根据《中国植物志》记载,蒿草全草可入药,也有止血、消炎、镇咳、化痰之效。但和端午节‘门前挂艾祛瘟辟邪、祈求平安’的文化内涵差之甚远。 2、赛龙舟 赛龙舟是南方地区端午节的重要习俗,多人集体划桨竞赛,是人们端午节的一项娱乐活动。这个大家小时候都应该看过。划龙舟的习俗最早存在于吴越水乡一带,目的是通过祭祀图腾龙,以祈求避免常见的水旱之灾。 3、吃粽子 每年五月初五,家家户户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甜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板栗、蛋黄等多种馅料的咸粽。因为“粽”和“宗”谐音,端午节吃粽子有“光宗耀祖”的寓意;吃粽子还有“高中”的寓意,因为“粽”和“中”音近,取“功名得中”之意,在古时科举考试都在下半年,因此在端午节吃粽子子可以寓意一举中的。 赛龙舟、插蒲艾、佩香囊 雄黄画额、驱五毒、兰汤沐浴…… 虽各地方式略有不同 但大多都是为了 祛瘟辟邪、洗去霉气 祈求风调雨顺、合家平安 带来好运 端 午 每年端午节 粽子一定是主角 甜粽滋味甜蜜 咸粽用料重磅 但是, 今年已不再是“南咸北甜”的传统口味之争 取而代之的是辣白菜 螺蛳粉等各类“新奇特”口味的 “百家争鸣” 你有没有被多变的美味“砸”到? 今日端午 吃粽子你选哪个味儿? 端午 安康 来源:新华网、经济日报、北京新闻 编辑:吕海坡 主编:张晓明 监制:朱湘鹤、刘新艳 本文来源:知河北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ocaolong.com/mclcf/11172.html
- 上一篇文章: 从张丰毅点名要请的唐家草龙班子看洪江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